人子勤于孝,无时志不存。
夜来安寝息,早起问寒暄。

【注释】

人子:指儿子。

勤于孝:对父母的孝敬要尽心尽力。

无时志不存:没有一刻不在想着父母,时刻想着他们。

夜来:晚上。

安寝息:安然地睡下,休息。

早起:天还没亮就起床。

问寒暄:询问天气冷暖和身体状况。

【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儿女要孝顺父母,不要辜负了父母养育之恩的诗。全诗语言朴实,感情深厚,寓意深刻,是古代儿童教育的典范。

第一句“人子勤于孝”,直截了当地表明主题,告诉人们,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孝敬父母。这里“勤”字用得特别好,因为只有勤劳才能保证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

第二句“无时志不存”,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无论什么时候,你的心思都在父母身上。这是因为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意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你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行动都与他们息息相关。这种情感是深沉而持久的,它不仅仅是对父母的爱,更是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句“夜来安寝息,早起问寒暄”,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和生活化描述。这里的“夜来”指的是夜晚,“早起”则是指早晨。这两个时间段都是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也是最能体现对父母的关心的时候。在夜晚安静的时候,你可以陪伴父母聊天、谈心;而在早晨,你可以为父母准备早餐、送他们出门上班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实际上却是对父母的深深关爱和祝福。

整首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儿女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它不仅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激发人们对家庭、对亲情的热爱和珍视。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父母的恩情,以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