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中郎昔抗忠,力箴颇牧不能庸。
如今疆埸多尘扰,颇牧还能容不容。

注释:

冯中郎庙:指冯梦龙的祠堂。冯梦龙,明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戏曲作家,以《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和《古今小说》三部小说闻名于世,被誉为“三言”。

为问中郎昔抗忠:意为问问冯中郎以前是否敢于抗命忠于国家。

力箴颇牧不能庸:意为尽力规劝曹操不能平庸无为,即不要贪图享乐,不要滥用民力。

如今疆埸多尘扰:意为现在边患不断,战乱纷扰,国土被侵扰。

疆埸:边境地区。

尘扰:战乱。

颇牧还能容不容:意为现在的曹魏皇帝能否接受臣子规劝,不要贪图享乐,不要滥用民力。

容不容:接受不接受。

赏析:

冯中郎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政治见解著称于世。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两个冯中郎,表达了对过去忠诚耿耿的怀念和对未来可能的失望之情。

“为问中郎昔抗忠”,诗人询问过去那位忠心耿耿的冯中郎,他是否曾经为了国家的安危而挺身而出,勇敢地反抗不义。这里,”抗忠”二字,既体现了冯中郎的忠诚品质,也暗含了他对曹操的不满和批评。

“力箴颇牧不能庸”,诗人继续追问,那位过去的冯中郎是否曾尽力规劝曹操,让他不要贪图享乐,不要滥用民力。这里的”箴”字,意味着规劝、告诫;”颇牧”则是曹操的别称,”不能庸”则是指不应该平庸无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冯中郎的敬佩之情,认为他是一位敢于直言进谏、勇于担当的贤才。

“如今疆埸多尘扰”,诗人转而描述当今的世界局势。”疆埸”指的是边境地区,暗指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外敌入侵的困境。”多尘扰”则形容战乱频繁,国家动荡不安。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担忧,认为当前的局势需要有人站出来,发出正义的声音,为国家的未来着想。

“颇牧还能容不容”,诗人最后一句提出疑问,如今的曹魏皇帝是否能够接受臣子的规劝,不要再贪图享乐,不要再滥用民力。这里的”容不容”指的是能否接受臣子的意见和建议。诗人希望曹魏皇帝能够采纳这些意见,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两个冯中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勇敢、正直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如战争、腐败等,呼吁人们关注这些问题,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