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膏粱胄,从余一草庐。
几年同寂寞,此日更勤渠。
师范宗韩孟,源流接谊舒。
艰难思报国,犹未厕朝裾。

沈子膏粱胄,从余一草庐。

几年同寂寞,此日更勤渠。

师范宗韩孟,源流接谊舒。

艰难思报国,犹未厕朝裾。

【注释】

  1. 沈子:指沈子明(字子膏),作者的朋友。
  2. 胄:指官服,古代男子在成年时由国君或贵族赐给的服饰。
  3. 从余一草庐:跟随我住在简陋的草庐中。
  4. 几:几年,很长时间。
  5. 此日:这一天。
  6. 师范宗:以师表之风范为榜样。
  7. 韩孟:唐代诗人韩愈和孟郊并称“韩孟”,此处泛指古文。
  8. 源流:事物的源头和流向。
  9. 际:遇到。
  10. 艰难:处境艰苦。
  11. 思报国,犹未厕朝裾:想要报答祖国,但是还没有入仕做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应朋友沈子明之请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友情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饱含深意。
    首句“沈子膏粱胄”,直接点明了沈子的高贵身份。膏梁,即膏粱子弟,形容家境富裕;胄,即官服,古代男子成年后由国君或贵族赐予的服饰。这两句描绘出沈子的身份地位,也暗示了沈子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
    第二句“从余一草庐”,则是诗人与沈子共同生活的写照。草庐,是简陋的住所,代表着简朴的生活。这句诗表明,虽然沈子出身富贵之家,但依然选择与诗人一起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也反映了诗人与沈子之间深厚的友情。
    第三句“几年同寂寞,此日更勤渠”,则是对两人过去生活状况的回顾和对比。几年来,两人一同度过了寂寞的时光,而现在却更加勤奋地相互陪伴。这句诗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孤独和寂寞。
    第四句“师资宗韩孟,源流接谊舒”,则是对两人学术思想的赞美和推崇。韩愈和孟郊并称“韩孟”,是古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句诗表明,沈子不仅在生活上与诗人相依为命,而且在学术上也与诗人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真理。
    最后一句“艰难思报国,犹未厕朝裾”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尽管他渴望为国家效力,但是尚未有机会入仕做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遗憾。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沈子之间的友情和共同的理想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迷茫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