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郎休官两鬓白,惯作五侯堂上客。
半入人家锁深宅。
偶来花幕双溪头,闻有侍儿旧相识。
五马情多载酒过,主人犹须屏障隔。
黄昏移烛背重帘,初度清歌响疏拍。
宛转别是京洛声,中有离愁千万尺。
曲中复作孤吹笛,玉龙一吟群籁寂。
金罍不酌四座听,淡月朦胧挂空碧。
更将馀意写琵琶,手抹凤槽鸣历历。
梁州欲彻幺弦断,应恐外人知怨抑。
主人不许傅青翼,独听星郎语近壁。
小声呜咽话当年,公子樽前最怜惜。
朱门出后身转轻,往事消沉无处觅。
星郎日有流落恨,回向玳筵双泪滴。
劝君收泪听我歌,聚散有命可奈何。
君不见陇头水,入海不知几千里。
又不见风中花,吹向千家复万家。
人生莫作等闲别,事去老大空咨嗟。
【诗句】
星郎休官两鬓白,惯作五侯堂上客。
半入人家锁深宅,偶来花幕双溪头,闻有侍儿旧相识。
五马情多载酒过,主人犹须屏障隔。
黄昏移烛背重帘,初度清歌响疏拍。
宛转别是京洛声,中有离愁千万尺。
曲中复作孤吹笛,玉龙一吟群籁寂。
金罍不酌四座听,淡月朦胧挂空碧。
更将馀意写琵琶,手抹凤槽鸣历历。
梁州欲彻幺弦断,应恐外人知怨抑。
主人不许傅青翼,独听星郎语近壁。
小声呜咽话当年,公子樽前最怜惜。
朱门出后身转轻,往事消沉无处觅。
星郎日有流落恨,回向玳筵双泪滴。
劝君收泪听我歌,聚散有命可奈何。
君不见陇头水,入海不知几千里。
又不见风中花,吹向千家复万家。
人生莫作等闲别,事去老大空咨嗟。
【译文】
星郎已经辞官,满头白发,曾经作为五侯家的上客;
他半进入一个家庭的深宅里,偶尔来到花幕的双溪头,听说有一个侍儿是他过去的熟人。
五马情多载酒过去,主人还是需要用屏风来隔断;
黄昏时候点燃蜡烛在重窗帘后,初次演奏的清歌声响起疏慢的节奏。
宛转的声音和京都洛邑的歌声不同,里面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千万尺。
曲中再弹起独奏的笛子,玉制的龙管一声就使周围寂静下来。
金杯不用斟满酒杯让四座的人倾听,月光下只有淡淡的云影挂在空旷的天空。
更把余韵写出琵琶来弹唱,手指抹过凤凰的琴弦发出清脆的声音。
梁州想要结束的时候,细丝的弦断了,恐怕外面的人知道这怨恨压抑。
主人不允许他穿着青色的衣服飞起来,只能独自听着星郎的话靠近墙壁。
小声呜咽地谈论着当年的事情,公子酒杯前的最受怜悯爱惜。
从富贵之家出来后变得轻盈,往事消沉无处去寻找。
星郎每天都有流落的恨,回到宴席上眼泪洒落。
请你们收起眼泪听我唱歌,聚散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你不见陇头的水流入大海,不知道有多少路?
也不见风吹过的花,被吹到上千家又上千家。
人生不要随便别离,事情过去了就老了白白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李端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无限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星郎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之情。
第一句“星郎休官两鬓白”,描绘了星郎的形象:年华已逝,两鬓斑白。这种衰老之态让人联想到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岁月如梭。接下来的句子“惯作五侯堂上客”展现了他的过往荣华,但随后一句“半入人家锁深宅”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他曾经是权贵中的宠儿,如今却沦为普通人家的主人,这种转变令人唏嘘不已。
“偶来花幕双溪头,闻有侍儿旧相识。”这句描绘了星郎偶然来到花幕下的双溪头,听到侍儿与他有旧相识,唤起了他对过去的回忆。这里的侍儿可能是指星郎的旧情人或旧友。然而,这种怀旧之情并未带来欢乐,反而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思念,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
接下来的几句诗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星郎的思念之情:“五马情多载酒过,主人犹须屏障隔。”“五马”通常指的是皇帝出行时所用的马车,这里象征着尊贵和荣耀。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作为皇帝身边的大臣,享受着尊贵的地位和荣耀的生活。然而,如今他却沦为平民百姓,无法再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过去的辉煌产生了深深的遗憾。
“黄昏移烛背重帘,初度清歌响疏拍。”这句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移开窗户,听到远处传来的清歌声。这里的“初度”可能是指某个节日或庆典,而“清歌”则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这种声音仿佛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味道,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接着的几句诗继续表达了诗人对星郎的思念之情:“宛转别是京洛声,中有离愁千万尺。”“宛转”在这里指代的是音乐的旋律,而“京洛声”则暗示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离愁”则代表着诗人对星郎的深情厚谊所产生的思念之苦。这种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它几乎达到了千万尺的高度。
最后两句诗以抒情的方式收尾:“曲中复作孤吹笛,玉龙一吟群籁寂。”这句话通过描写曲中再次响起孤独的笛声,玉龙一吟群籁寂静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些音符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心声,表达了他对星郎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回忆星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星郎的思念之情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种情感既深沉又复杂,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担忧,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