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
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
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
半生苦迷此,所见祇瞢哉。
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
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
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
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
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
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
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
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

注释:

1 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西禅寺位于南方,胡僧跨越大海来到这里。

  1. 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一脚踩上去,嵩山的云雾四散,就像五条支流分开。
  2. 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遇到人就问灵源寺,想要认识那如老牛般温顺的胎息。
  3. 半生苦迷此,所见祇瞢哉。——一生中苦苦追求这种境界,但只能看到一片茫然。
  4. 有时面壁求,眼底仍飞埃。——有时候面壁静心修炼,但眼中仍然有尘埃飘动。
  5. 谁知机凑到,却自诗中回。——谁知道机缘巧合已经到来,但它却在诗中得到了呼应。
  6. 无中写出有,金枝生蒿莱。——没有的东西却能写出有的内容,如同金黄色的枝条长在了荒野之中。
  7. 再拜先生语,段段空中裁。——再次向先生请教,每一段都是在空中裁剪出来的。
  8. 当此意会处,高唱还自咍。——在这个意会之处,我高声歌唱,自己也觉得可笑。
  9. 如得合浦珠,如获荆山瑰。——假如能够获得合浦之珠,或者得到荆山之宝。
  10. 方信春力到,无地匝苍苔。——这才相信春天的力量到了极致,使得大地都被草木覆盖。
  11. 可怜思花人,区区羯鼓催。——可怜那些渴望花朵的人,却只能被区区的羯鼓声催促。
  12. 我今得密旨,敢熄炉中灰。——我现在获得了秘密的指示,敢于熄灭炉中的灰烬。
  13. 瓣香为南丰,用酬开灵台。——用香花瓣为南丰祈福,作为对开灵台的答谢。

赏析:
本诗是诗人与友人的一次诗歌交流对话,通过问答的形式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领悟。诗中充满了禅宗、佛教的哲理和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联“西禅欲南阐,胡僧越海来”描绘了一幅僧人远道而来、寻求佛法的画面,西禅寺位于南方,而胡僧跨越大海来到此地,象征着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颔联“一蹴嵩山云,支分五岐开”则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嵩山的云雾比喻为五条支流,形象地描述了修行者面对重重困难时,如何一步步克服,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的境界。

颈联“逢人问灵源,要识老牛胎”进一步展开了对修行者的提问,询问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老牛”般的修行方式,即以柔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被外界所动摇。这里的“老牛”也暗指老子的道家思想,强调了一种顺应自然、超脱物外的修行态度。

尾联“半生苦迷此,所见祇瞢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追求的迷茫,即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只能看到一片茫然的景象,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修行过程中困惑和迷茫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示了诗人对于佛法、人生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