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闲,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委顺则心安,长须此心理。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竹窗兄的,诗中的竹窗兄应该是苏轼的朋友。
我们来看第一句:
人生天地闲,所患在身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但是最让人担忧的就是自己的死亡。
接着看第二句: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的寿命有限,但是我们并不害怕死亡。因为我们知道,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生存,更在于我们如何度过这段有限的一生。
然后是第三句: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和贪婪,那么我们就能战胜死亡。
接下来是第四句:
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这一句告诉我们,每个人生而平等,没有人是天生就比其他人更优秀或更差劲的。
第五句: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之所以会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优秀或更差劲,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导致的。如果我们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完善,那么我们就能够超越自我,超越他人。
第六句: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这一句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是那些有道德、有智慧、有仁爱的人。他们追求的是最高的道德境界,而不是个人的名利。
第七句: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这一句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而不是过于关注外界的得失和好坏。
第八句: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这一句告诉我们,社会上有很多迷失自己、被物质欲望所困扰的人。这些人只知道追求外在的东西,却忘记了自己内心的价值。
第九句: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这一句告诉我们,有些人认为只要能够获得财富和地位,就可以得到幸福和满足。然而,真正能够长久幸福的人是那些懂得平衡内在和外在的人。
第十句: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这一句告诉我们,有些人为了追求名利和地位,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原则。这样的人最终会失去自己的灵魂和价值观。
第十一句: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这一句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己内心的力量和信念,那么他的一生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只有当人们真正地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时候,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价值。
第十二句: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这两句诗是诗人对竹窗兄的劝解和安慰。诗人通过描绘竹窗兄坚韧不屈的品质,以及他生病二十年的经历,来激励他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竹窗兄的理解和关心。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竹窗兄的祝福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