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五溪边,溪深气象偏。
昼阴疑雨后,久冷觉秋先。
栈倚临崖石,竿通隔岭泉。
片帆云里现,知是贡賨船。
【注释】
五溪:泛指沅水、湘水、巫水、资水、澧水。
六月五溪边,溪深气象偏。
昼阴疑雨后,久冷觉秋先。
栈倚临崖石,竿通隔岭泉。
片帆云里现,知是贡賨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湖南的五溪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五溪景色和舟行之景,表达自己对祖国河山的感情。
首联点明题旨:“六月五溪边。”这是在六朝时已开发的五溪,即沅江、湘江、巫水、资水、澧水,在湖南境内流贯南北。
“五溪深”,不仅说明五溪的水势湍急,而且暗含着五溪流域一带的人民生活艰苦。
“气偏”是说这里的风物与其他地方不同。
颔联写舟行之景:“昼阴疑雨后,久冷觉秋先。”这两句用笔极为简括。昼阴,即白天阴云密布;疑雨后,即怀疑天要下雨了;久冷,即天气异常寒冷。这四字把五溪地区的气候特征勾画出来了。
颈联写舟行之景:“栈倚临崖石,竿通隔岭泉。”这两句诗写出了五溪地区特有的风景。“栈倚”是说有栈道傍山崖。“临崖石”是说有岩石傍山崖。“竿通”是说有竹篙伸入溪涧。“隔岭泉”是说有泉眼隔着山岭。
尾联写舟行之景:“片帆云里现,知是贡賨船。”这两句诗进一步描写了五溪地区的特色。“片帆”是说船上有一叶小帆。“云里”是说帆影映入云端。“知是贡賨船”是说这叶小帆上写着“贡賨船”三个字。《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曾“以长沙苦之,发徒谪戍十万以上”到湖南去“屯聚”。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湖南的郡县有桂阳、下隽二郡,而长沙郡治所在舂陵,即今湖南省长沙市西郊。这里所说的五溪地区,就是指的长沙附近的区域。因此,“贡賨船”是专指由长沙郡运送给朝廷的贡品——巴蜀所产的賨(zōng)人、獠(lǎo)人等奴隶的船只,也就是运奴船。
此诗虽只短短八句,但内容丰富,层次井然,前四句描写五溪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征,后四句具体描写舟行所见的景物和感受。全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