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锡游何处,岩端静掩扃。
独寻危石坐,闲把细泉听。
野鼠缘斋钵,山花落静瓶。
斜阳过溪去,回首乱峰青。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龙洞访僧不遇留诗之作。首句交代了游踪,次句写所访僧不在,三、四句写自己独坐石上,静听泉声,五、六句写自己闲看野鼠,山花乱落。末二句写夕阳西下,回望乱峰青翠欲滴。全诗描写了一个幽深宁静的山间环境。
一开篇点明“一锡”二字,表明自己来去自如,无所拘束,为下文作铺垫。“岩端”两句承上启下。岩头掩闭,说明此地清幽,非尘嚣之地;独坐石上,则更显出心境之宁静。
三、四句写自己寻幽访胜。“危石坐”,突出了环境的险峻,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超尘脱俗。“细泉听”,既写出了泉水潺潺,也表现了诗人心平气和,怡然自得的心情。
五、六句写自己观物赏景。“野鼠”两句,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加衬托出环境之幽静。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所见所感。日落归山,余晖洒在溪水之上,使整个山间景色显得格外清新美丽。而自己回首遥望,那青山依旧,青翠欲滴,使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归期。
诗人通过写游踪,写寻访僧道而不遇的遗憾心情,写自己独自坐于岩石上欣赏美景的情景,以及日落归山时的感慨,将一个幽深宁静的山间环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