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重来住法云,旧缘香火一番新。
桃花可认曾移主,鸥鸟还应不避人。
脑玉几陵虹气势,颔珠长借月精神。
何时乞得东南守,共礼黄金丈六身。

【注释】

  1. 依韵重和再:指依韵重新作诗。
  2. 法云寺: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建于唐代。
  3. 旧缘香火一番新:指过去的缘分(与寺院的因缘)已经结束,现在的缘分(再次来到法云寺)又是一种新的开始。
  4. 桃花可认曾移主:意指曾经的桃花园已被迁移,但还能认出它曾经的主人。
  5. 鸥鸟还应不避人:鸥鸟依然不怕人,继续在这里生活。
  6. 脑玉几陵虹气势:意指法云寺的建筑宏伟壮观,如同虹气般壮丽。
  7. 颔珠长借月精神:意指寺庙的夜晚灯火通明,宛如明珠在月亮下闪烁。
  8. 东南守:指守护东南方向。
  9. 黄金丈六身:意指守护者身穿黄金铠甲,身披丈六长的战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法云寺重来的感怀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回忆和感慨。
    首句“闻说重来住法云,旧缘香火一番新”,描绘了诗人听闻再次来到法云寺时的情景。这里的“重来”意味着诗人对过去的记忆和经历,以及对法云寺的怀念之情。而“旧缘香火一番新”则表示过去的缘分已经结束,现在的缘分(再次来到法云寺)又是一种新的开始。
    “桃花可认曾移主,鸥鸟还应不避人。”这两句诗通过桃花和鸥鸟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法云寺的深深眷恋之情。桃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鸥鸟则代表着自由和宁静,不受拘束地生活在这里。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桃花的变迁和鸥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法云寺美好记忆的怀念。
    在第三句中,“脑玉几陵虹气势,颔珠长借月精神。”诗人通过描绘法云寺的建筑风貌,表现了其宏伟壮丽的特点。这里所说的“脑玉”、“颌珠”分别指法云寺的佛塔和钟楼,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形状和特点,共同构成了法云寺的壮丽景象。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寺庙内部的庄严和神圣氛围。
    最后一句“何时乞得东南守,共礼黄金丈六身。”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展望。这里的“东南守”可能指守护东南方向的职责或使命,而“黄金丈六身”则指的是穿着黄金铠甲、身披丈六长衫的守护者形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机会为寺庙守护一方安宁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法云寺的描绘和对过去记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深敬仰以及对法云寺的浓厚情感。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