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除犹老健,雨止得冬晴。
觅句嗟心在,钞书试眼明。
朝寒添布褐,晚步出柴荆。
外慕终无益,儿曹且力耕。
【注释】:
衰:衰老。二首:即《秋兴八首》。其第二首为“病除犹老健,雨霁得冬晴。”
病除:病愈。
犹老健:仍像年轻人一样健壮。
雨止:雨水停止。
得冬晴:得到冬天的晴天。
觅句:寻找作诗的材料。
嗟:叹息。
钞书:抄写书籍。此指读书。
试眼明:试探视力尚好。
布褐:粗布衣服。
柴荆:柴门。
外慕:对外的羡慕。
儿曹:儿女们。
外慕终无益,儿曹且力耕:对外的羡慕最终是没有什么好处的;你们这些孩子还是努力去耕作吧。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病愈之后的所见所感。全篇紧扣着一个“晴”字来写,把雨后初晴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社会的不同看法。
第一联“病除犹老健,雨霁得冬晴。”写雨过天晴后的新鲜景色和健康的身体。这两句是全诗的基调,它概括了全诗的内容,表现了诗人在病愈后的欣慰心情。诗人因病而久卧不起,本已感到生命之短促,如今雨过天晴,又见冬日的晴朗天气,自然觉得分外可喜可贺。
“病除犹老健”,是说身体虽然病过,但并不虚弱,仍然是很强健的。“犹”,还是。“老健”,这里指身体强壮。
“雨霁得冬晴”,是说雨停了,天也放晴了。“霁”,同“停”,指雨停天晴。“得冬晴”中的“得”字表明天气的变化是由阴到晴的过程,而这个变化又发生在冬天。“冬晴”与“老健”相对,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美。
第二联“觅句嗟心在,钞书试眼明。”写诗人在病愈之后,开始找材料写诗句了。诗人因长期卧床而失去了写作的能力,所以当他听到有人吟咏诗句时,他感到非常高兴,甚至有点惭愧自己的无能。于是他便拿起笔来试试自己的视力,发现视力还好,于是又拿起书来看了起来。
“觅句”,寻找诗句,以供创作诗歌。“嗟”,表示自谦,表示遗憾自己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心在”,心里想着。“钞书”是说拿着书看,“试眼明”说明视力还可以,能够看清楚书上的字迹。这两句是说自己在病愈之后,又开始写诗了。这两句中,“觅句”与上联的“钞书”都表明作者已经开始从事创作活动了。“嗟”字写出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创作出好的诗歌而感到遗憾的心情。“心在”表明诗人在病愈之后,仍然怀着创作的激情,心中想着要写诗。“钞书”则表明诗人正在用眼睛仔细地阅读手中的书籍,以求获得创作诗歌的材料。“试眼明”说明诗人的视力还比较好,能够看清楚书上的字迹。
第三联“朝寒添布褐,晚步出柴荆。”写诗人病愈之后的日常活动。早晨寒冷的时候,诗人穿上了旧衣服,准备出门去散步;傍晚的时候,诗人走出自己的家门,到田间劳作去了。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病愈之后的活动情况。“布褐”是一种粗布衣料制成的上衣,用来保暖防寒。“柴荆”指柴门或竹门。“寒”字点出了季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心情。诗人因病而卧床不起,现在终于能够起床了,但他却感到寒冷难耐,需要穿上一件粗布衣来御寒保暖。这一句中的“添”、“出”两个字,既写出了诗人因病而起的行动不便,也显示出他在行动中的努力和坚持。
第四联“外慕终无益,儿曹且力耕。”写诗人对于外界的羡慕和自己的打算。诗人在病愈之后,看到别人都在忙着种田,而他却不能像他们一样辛勤劳作,因此感到有些失望。但是他又想到自己已经年老了,不能再像年轻人一样去干重活了。于是,他决定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继续过着清闲的生活。这两句是说:外面的人都在忙于种田,但是我又不能像他们那样去干重活;而且我又已经年老体弱,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去劳动了。所以我只能暂时放下这种念头,还是先在家里休息一下吧。
第五联:“儿曹且力耕”,意思是说儿子们暂且可以努力去耕田了。“儿曹”,指儿子们。“力耕”,努力地耕种土地。“外慕终无益,儿曹且力耕。”意思是说:外面的人都在忙着种田,但是我又不能像他们那样去干重活;而且我又已经年老体弱,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去劳动了。所以只能暂时放下这种念头,还是先在家里休息一下吧。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和命运的一种无奈和接受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阶段,不能再像年轻人一样去追求功名富贵了;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好,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去干重活了;所以他只能暂时放下这种念头,先在家里休息一下,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不同看法。全诗通过对诗人自身情况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