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尘埃里,超然见凤麟。
性疏忘顾忌,学大有经纶。
正论虽频接,高标岂易亲。
向来相识晚,吾党欠斯人。
【注释】
①进贤县:今属江西省。令:古代官名,即地方长官。②簿领:官府文书和簿册之类的事务。③见:通“现”,出现。④凤麟:指凤凰和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物。这里比喻贤能的官员。⑤性疏:性情疏放,不受拘束。⑥经纶:治理国家的政策、策略等。⑦高标:高尚的气节,志向。⑧斯人:这个人。
译文:
在官场忙碌中你超然出众,像凤凰与麒麟一样出人头地。
性情疏放而忘却世俗的顾忌,学识渊博且有治国安邦的策略。
虽然经常听到正确的议论,但高洁的气节却不易接近。
以往与我相识很晚,我党缺少这样的贤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刘令的,赞扬他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诗人用凤凰与麒麟来比喻刘令的卓越才能及高尚气节。
诗的前两句写刘令的政绩和道德修养。“簿领尘埃里”一句,形容刘令身处纷繁琐碎的政务之中,依然能够超然自逸,不随俗浮沉;这是对其政治才能的赞美。“超然见凤麟”则是说他的德操如同凤凰、麒麟一般高贵,令人敬仰。这既显示了他的道德修养,也表达了作者对刘令人品的高度评价。
第三句“性疏忘顾忌”进一步描绘了刘令的个性特征——性情疏放、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这种性格使他能够在复杂的政局中保持清醒的判断力,不被名利所迷惑。
后两句则转向对刘令政治智慧的评价。“学大有经纶”意味着他对国家治理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策略。“正论虽频接”则表示他的正直言论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高标岂易亲”则是对他的高洁品格的认可,表明他并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诗人感叹自己与刘令相识较晚,从而流露出对同僚的怀念之情。“吾党欠斯人”表达了对自己党派的遗憾,认为缺少了像刘令这样的贤才。这既是对刘令个人品德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政治才能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刘令的全面评价,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华和个人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贤良之士的普遍追求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