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山阴古大泽,出门尚恨风烟迮。
欲求旷快舒眼力,梦中去作栖闲客。
栖闲主人计不疏,万卷读尽家藏书。
平时不喜入城府,况肯自屈承明庐。
听鸡束带谁不尔,明时可仕君独止。
不妨借地作园林,买山岂是巢由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寄题龚立道昆山栖闲堂
- 诗句释义:这是给龚立道写的一首诗,题目为《昆山栖闲堂》,用以题赠给他。
- 我居山阴古大泽,出门尚恨风烟迮。
- 译文:我居住在山阴的古老大泽旁,每次出门都会遗憾风尘遮蔽了我的视线。
- 欲求旷快舒眼力,梦中去作栖闲客。
- 译文:我想寻求一个宽广的空间来舒展我的视力,就像在梦中成为那栖闲的客人。
- 栖闲主人计不疏,万卷读尽家藏书。
- 译文:栖闲的主人计划周全,家里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可以满足阅读的需求。
- 平时不喜入城府,况肯自屈承明庐。
- 译文:平日里不喜欢进入城市的繁华与权谋,更何况自降身份住进朝廷中人居住的官邸。
- 听鸡束带谁不尔,明时可仕君独止。
- 译文:听到鸡叫就系上腰带,这样的行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而你却能坚持这样做。现在的时代可以出仕(做官),但你却选择了隐居,这只有你一个人能做到。
- 不妨借地作园林,买山岂是巢由事。
- 译文:为什么不借用一些土地来建造一个园林呢?购买大山又何尝不是巢父、许由这类古代隐者的事情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任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所作。当时他因反对变法而被贬谪到黄州,心境颇为不平。然而,他并未沉溺于个人的悲愤之中,反而在这片荒凉之地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连,表达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政治以及历史的看法。其中,“听鸡束带”一语双关,既反映了作者的谦逊有礼,也暗指了自己身处逆境中的无奈和坚韧。而结尾处对巢父、许由等古代隐者的引用,则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不满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