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嗟羁旅,烟宵进未能。
江楼千里月,雪屋一龛灯。
远信凭边雁,孤吟寄岳僧。
炉灰愁拥坐,砚水半成冰。
【诗句注释】
- 年少嗟羁旅:感叹自己年少时就被流放到边地。嗟,叹息。羁旅,指被贬官或流放。
- 烟宵进未能:形容旅途的艰辛和孤独。夜幕中只有我一人,不能与亲人相见。
- 江楼千里月:江边的高楼在千里之外,只能遥望月亮。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雪屋一龛灯:在寒冷的雪夜里,只有一盏灯火,显得格外孤独。雪屋,指在雪地中搭建的简陋住所。
- 远信凭边雁:远方的亲人来信,依靠飞翔的大雁传递消息。边雁,指在边疆飞过的大雁,可以传信到远方。
- 孤吟寄岳僧:独自吟咏,希望将我的思念寄托给远方的僧人。孤吟,指独自一人吟诵。
- 炉灰愁拥坐:坐在炉旁,看着燃烧的灰烬,心中充满了忧愁。
- 砚水半成冰:砚台上的水已经结冰,表示长时间没有写字。
【译文】
年轻时就因战乱被贬谪至边陲之地,只能在烟雾缭绕的夜晚里前行。
在江边的高楼之上,仰望着千里之外的明月,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在寒冷的雪夜中,只有一盏微弱的灯火陪伴着我,显得格外凄凉。
远方的家人通过边境的鸿雁传书给我,希望我能将心中的思念传递给他们。
我独自吟诗作对,希望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给远方的僧人,希望得到他的安慰与帮助。
我在火炉旁坐着,看着燃烧的灰烬渐渐结成冰冷的冰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我长时间未动笔,砚台上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被贬谪边陲之地的孤独与哀愁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异地他乡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