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何感命,拾载困风尘。
薄宦须流落,孤吟更苦辛。
山寒泉易冻,边近草难春。
珍重常招隐,惭非孟子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赠赵县令少府》。
贻,赠送。少府,官名,指县令。
感命:感叹命运的不公。 拾载:十年。风尘:世事。
宦:做官。流落:漂泊不定。更苦辛:更加艰难困苦。
山寒泉易冻:高山上的泉水因为寒冷容易结冰。边近草难春:靠近边境的草木因为冬天严寒难以萌发春意。
珍重:珍惜、珍爱。招隐:指隐居生活。常招隐:常常向往隐居生活。
惭非孟子邻:惭愧自己与孟轲(战国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不能同住一地。孟氏居邹,孟子曾游历过邹国,并在那里讲过学。《论语》中有“夫子在三卿之中”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等记载,说明孔子曾经到过邹国讲学。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友人,表达对友人仕途的祝愿和对其隐居生活的珍视。全诗以“贻赵少府”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首联“夫君何感命,拾载困风尘”,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友人仕途坎坷,历经艰辛,感叹命运的不公。这既是对友人的同情,也是对他未来前程的担忧。诗人用“感命”、“困风尘”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处境和心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颔联“薄宦须流落,孤吟更苦辛”,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诗人认为,既然身为官员,就应该有担当和责任感,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能轻易放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仕途艰难的感慨和忧虑。这一联中,“薄宦”指的是官场生涯,“流落”则暗示着仕途不顺;“孤吟”则是指独自吟咏、抒发情感的行为,“更苦辛”则强调了其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颈联“山寒泉易冻,边近草难春”,诗人用自然景物来象征友人的处境和心境。高山上的泉水因为寒冷容易结冰,而靠近边境的草木因为冬天严寒难以萌发春意。这些自然景物既反映了友人身处的环境恶劣,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尾联“珍重常招隐,惭非孟子邻”,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他认为,既然友人选择隐居生活,就应该珍惜这份宁静和自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和祝福,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这份清净和高远的心态。最后,诗人用孟轲作为参照,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塑造了一个既有忧国忧民情怀又不失个人情感的诗人形象。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