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喜无事,冠栉每晨兴。
今朝鸠唤梦,疑是大雨徵。
万事虽颠沛,此兆常可凭。
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
雨罢有何好,环江数峰青。
蛟龙得时横,长堤豁然崩。
衰老甘寝寐,半夜闻雷声。
连冈万株松,漂零一毛轻。
雨意疑未已,浮浮晚云蒸。
咄哉造化儿,徒劳竟何成。

【注释】

  1. 闲居喜:喜欢闲居。2. 冠栉:戴帽子理发。3. 鸠呼梦:古人以为鸠鸣是天将下雨的预兆。4. 大雨徵:大雨降临的预兆。5. 颠沛:困苦,困乏。6. 凭:依靠,依据。7. 须臾:片刻。8. 倒江湖:指江河倒流。9. 蛟龙:传说中无角龙。10. 长堤崩:大堤崩塌。11. 衰老:年老力衰。12. 漂零:漂泊零落。13. 浮浮:飘荡的样子。14. 晚云蒸:傍晚的云气蒸腾。15. 造化儿:造物主。16. 徒劳:白白地劳苦无功。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雨的诗。作者通过描绘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闲居喜无事”二句,写自己闲居无事,喜欢早起。“冠栉每晨兴”,意为每天早晨起床后,先整理衣冠,梳头,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这里的“冠栉”是指古代男子的一种打扮,也指男子的头发,这里泛指男子的仪表。
    “今朝鸠唤梦,疑是大雨徵”二句,写今天早晨被鸠鸟叫醒,怀疑是大雨来临的预兆。“鸠唤梦”,即鸠鸟叫声唤醒了睡梦中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关注。
    “万事虽颠沛,此兆常可凭”二句,写虽然生活中有诸多不顺心的事,但只要仔细观察自然现象,就能有所领悟。这里的“颠沛”指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烦恼。
    “须臾倒江湖,一扫蛮瘴腥”二句,写风雨过后,江水倒流,瘴气消散。这里的“江湖”泛指江河湖海。“蛮瘴腥”,指南方地区的瘴气。这两句诗描绘了风雨过后,大自然恢复原貌的美丽景象。
    接下来的八句,诗人继续描绘风雨前后的变化和感受。从风雨前的宁静到风雨中的动荡,再到风雨后的清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观察和独到的体验。
    “雨罢有何好,环江数峰青”二句,写雨过天晴后,环江数座山峰仍然青翠欲滴。这里的“环江”指环绕着江河的山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蛟龙得时横,长堤豁然崩”二句,写蛟龙在合适的时机横冲直撞,大堤忽然崩塌。这里的“蛟龙”指水中的龙。这两句诗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机。
    “衰老甘寝寐,半夜闻雷声”二句,写虽然年老体弱,但仍然安心睡觉。半夜时分,听到雷声,感到惊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
    “连冈万株松,漂零一毛轻”二句,写连绵起伏的山冈上生长着成千上万棵松树,其中一棵松树上飘下的一根松针都显得那么轻。这两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雨意疑未已,浮浮晚云蒸”二句,写尽管雨意尚未完全消失,但晚云却蒸腾而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观察力。
    “咄哉造化儿,徒劳竟何成”二句,写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但最终还是徒劳无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以咏雨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刻理解。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赞美,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