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冷如冰,朝霞灿成绮。
借问孰为之,大化自然尔。
斲月为酒壶,裁霞为寝被。
酣眠九天上,此意谁能解。
要与同心人,情话当及此。

【注释】

拟古 其十三:这是一首托意深远的诗,作者以月和霞比喻人的情感。

夜月冷如冰:夜深月色寒冷,像冰一样。

朝霞灿成绮:早晨的云彩绚烂夺目,如同锦绣。

借问孰为之:谁能创造这样的美景呢?孰,疑问代词。之,指代“朝霞”或“锦”。

大化自然尔:自然的变化是伟大的,自然而然地如此。

斲(zhuó)月为酒壶,裁霞为寝被:用月亮做成酒壶,将云霞裁剪成被子。

酣眠九天上:在高空中酣睡,形容超然物外,高枕无忧。

此意谁能解:这意境又有谁能理解呢?

要与同心人,情话当及此:我要与你心意相投的人,把这份深情的话语告诉他。

【赏析】

《拟古》共十三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十三首。诗人以月和云霞比喻人的情怀,借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全诗构思新颖,寓意深远,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首联“夜月冷如冰,朝霞灿成绮”。“夜月”,指月光,皎洁明亮;“朝霞”指朝日出时的红霞,色彩鲜艳。一冷一暖,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清丽的画卷。“冷”“灿”二字,既写景又写情,写出了夜月和晨霞各自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颔联“借问孰为之,大化自然尔”。“孰”字发问,表明诗人对此有所不解,但又无从解释。“大化自然”,即大自然的运行变化,自然而然,不受人为干扰。诗人认为,世间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就像夜晚的月亮和早晨的霞光那样,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无需刻意追求。这一联通过设问和议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认同。

颈联“斲月为酒壶,裁霞为寝被”。“斲”意为雕刻,“寝被”是指床铺。诗人用雕刻过的月亮来制作酒壶,用裁剪过的云霞来制作被子,以此形容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这里的“斲”字,既表示制作,又暗示了一种雕琢、装饰的意思。

尾联“酣眠九天上,此意谁能解”。“酣眠”是指睡得香甜舒适,“九天上”则指天空之上、高处。诗人说自己能在高处安然入睡,享受着美好的生活,这种境界只有与他心意相通的人才能理解。这里的“酣眠”和“此意”,都是诗人对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境界的描述和感叹。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寓意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