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因送客,云峤更登临。
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
猿啼清梦断,花落晓窗阴。
胜践成三宿,俱来此意深。

【注释】

《春江因送客,云峤更登临。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猿啼清梦断,花落晓窗阴。胜践成三宿,俱来此意深》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作。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王维与孟浩然、李白、陶渊明并称“四大诗人”。他的诗多写田园生活和山水景色,风格清淡,语言平易自然。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春天送别亲友时所作。首两句写景叙事:送别的地点是春天里,而春天又是送别的季节,所以有“春江”之送;“云峤”,指山。这两句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又点出了送别的地方。次句“云峤更登临”,表明送别的地点是高山。“云峤”既为名山,故又有登山的意味。第三句写送别的对象:送别的人是远行的征人,即朋友。第四句写征人的心理状态:由于要远行去打仗,所以心里忐忑不安,心神不定。“猿啼清梦断”,用典。传说晋代桓温北征时,经过金城,听到远处传来哀婉动听的歌声,便问是谁在唱歌,回答者说是一只白头翁,他唱的是:“咄咄怪事!”(咄咄,叹词。)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声音叫做“猿鸣”。这里借指友人离别时的悲声。第五句进一步写友人远去的心情:友人远去后,自己的思绪也随着飘向远方,久久不能返回。第六句写日出时分的景象: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进了窗外的窗户上,室内一片阴暗,只有窗外的花朵还在飘落着,映衬着清晨的寂静。末句是说,你我这次分别,虽然只是暂时的分离,但却像在仙境一样美好,我们的感情会像天上星星一样长久。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之情,但写得非常细腻,没有直接说出依依不舍的情感,而是通过一系列景物来烘托气氛。前两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接着写送别的对象是远行人;再接着写自己对远行者的思念,最后写自己对此次别离的感想。全诗以送别为主调,但并不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来表现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