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府坚辞掾,平阳顷著功。
清贫名教乐,静退昔贤风。
俯首稠人里,甘心正论中。
胡然成鬼录,骨相本三公。

《挽梦锡机宜寺簿 其二》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诗作之一。此诗主要通过描写太府坚辞掾、平阳顷着功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廉和淡泊名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下面将详细展开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4年),字叔党,号芦川,晚号三涧散人,祖籍洛阳,后徙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文学家、抗金名将张孝祥之弟,与兄齐名。

  2. 诗词原文

  • 太府坚辞掾,平阳顷著功。
  • 清贫名教乐,静退昔贤风。
  • 俯首稠人里,甘心正论中。
  • 胡然成鬼录,骨相本三公。
  1. 诗意赏析
  • 太府坚辞掾:这里描绘了张元干拒绝官职的坚决态度,他不愿因权位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操守。
  • 平阳顷著功:描述了张元干虽然在平阳地区没有显著的成就,但他依然保持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 清贫名教乐:体现了张元干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他认为只有保持清贫,才能真正享受到道德的乐趣。
  • 静退昔贤风:反映了张元干崇尚古人的高尚品质,他希望以淡泊名利的态度来影响后人。
  • 俯首稠人里:形容张元干虽身处热闹之中,但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不随波逐流。
  • 甘心正论中:展现了他在正义问题上的坚持和勇气,愿意为正直的事业付出努力。
  • 胡然成鬼录:可能暗指张元干因其正直行为而被世人误解或遭受非议。
  • 骨相本三公:表明他的骨骼和气质足以支撑起三公这样的高位,即使现在未能做到,也预示着未来有机会实现。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张元干的思想情感以及他在宋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社会责任感,还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