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抱俗人,老蛙窥坎井。
从君已再暑,造席谩三请。
倒床辄雷鸣,便腹费嘲哂。
君岂录我者,胸次涵万顷。

【注】奉和朱新仲祠部六月晦日省宿用白乐天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十字为韵 其四我乃抱俗人,老蛙窥坎井。从君已再暑,造席谩三请。倒床辄雷鸣,便腹费嘲哂。君岂录我者,胸次涵万顷。

注释:我只是一个世俗之人,就像老青蛙在一口枯井里窥视着。你已经经历了两次暑季的炎热,却仍然多次邀请我来共度良宵。我一倒下床,就听到雷声滚滚,而肚子也发出嘲笑的声音。你以为我是在装疯卖傻吗?我的胸怀宽广,可以容纳万里之远。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曾经担任过祠部员外郎等官职。这首诗是他在一次夏日的夜晚与朱新仲的聚会上所作。诗中通过比喻、夸张和讽刺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诗人以“我乃抱俗人”开篇,将自己比作一个被世俗束缚的人,无法摆脱官场的束缚。接着,他以“老蛙窥坎井”为喻,形容自己如同一只被关在井里的青蛙,无法自由地欣赏外面的世界。这里的“坎井”是指狭小的空间,象征官场的环境。

诗人又以“已再暑”来形容自己已经经历过两次炎热的夏日,说明自己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而“造席谩三请”则描绘了诗人被频繁邀请的情景,暗示了他无法拒绝这种应酬的尴尬。

诗人以“倒床辄雷鸣,便腹费嘲哂”为结尾,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窘态。他一躺下床,就听到雷声滚滚,而肚子也发出嘲笑的声音,表明自己的尴尬和无奈。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以“君岂录我者,胸次涵万顷”来表达自己的决心。他认为朱新仲不会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但他的胸怀却是宽广的,可以容纳万里之遥。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既感到无奈和疲惫,又不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深刻而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