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眈眈怒作威,西风摇毒上牙须。
山翁祗作丹青看,冯妇从教自下车。

注释:正视眈眈,虎发怒威。西风吹动老虎的须毛,它咆哮着,凶猛地扑过来。山中隐者只当它不过是一幅丹青画中的猛虎,冯妇则任凭它自行下车,不进行阻止。

赏析:诗人借题发挥,以虎喻人,对统治者的骄横残暴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诗的前两句写虎之威,后两句写虎之狂。虎为百兽之长,其威可谓“正色立于庭”。然而,当这百兽之王面对“正色立于庭”的官吏时,便“摇毒上牙须”,肆意咆哮,凶相毕露。这两句是全诗的纲领,也是全诗的高潮。

“山翁祗作丹青看”,这是诗人的想象。他似乎看到山中的隐士,面对这虎的暴戾,只是把目光投向了墙壁上的丹青,而对虎的咆哮无动于衷。这里的“山翁”就是隐士、诗人自己。

“冯妇从教自下车”,冯妇是《后汉书·王霸传》中的一个人物。她原是良家的媳妇,因丈夫外出经商,被恶夫虐待不堪,遂改嫁冯姓,并学习驾车。后来丈夫归来,冯妇在丈夫面前装成贤妻良母,骗过丈夫,又与前夫私奔。冯妇的行为,虽然出于不得已,但毕竟是违背了她的初衷,所以后来丈夫要赶她下车。这里借用这个故事,讽刺那些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奸诈之徒。

这首诗以虎喻人,通过对比描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一种是正襟危坐、威风凛凛的“虎”,另一种则是“祗作丹青看”、无所作为的“山翁”。这两种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也使得诗歌的思想感情更加鲜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