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诗里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衡。
钻馀权幸亦及我,十辈遣前公试烹。

【注释】:

仇池诗:仇池,地名。在今甘肃省成县西。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七○引《雍录》,“仇池山有仇氏之诗”。焦坑:即焦山岩茶。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焦山题名》:“我昔穿云来石壁,苔封古迹寻遗踪。”权幸:指权势者。试烹:试饮。

【赏析】:

此是一首咏茶诗。首两句写茶的产地、品质,后两句则写茶的烹制过程。

上句“仇池诗里识焦坑”意谓在仇池诗中可辨识出焦坑茶。仇池,地名,在陕西宝鸡西南;仇池诗,指宋代范仲淹所作的《和章岷从事焦山题名》诗。仇池诗里识焦坑,说明作者对茶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茶的品质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下句“风味官焙可抗衡”,表明该地产茶,品质与官焙(官家办的焙茶作坊)出产的茶不相上下。风味,茶的滋味及气味;官焙,指官府所办的办造茶叶的作坊。《梦溪笔谈》卷五载:“茶之美者曰‘北苑’、‘壑源’,生大江之南,二品又为绝品,……然造茶之精者,其积材、蒸造皆过人。”可知,官焙茶质量上乘。可抗衡,即可以相比拟,犹言可与之匹敌,此处指其品质与官焙相等。

第三句“钻余权幸亦及我”,谓自己也能享受到这种待遇。权幸,权贵之人;钻余,喻指能钻得门路,得到机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没有像官焙一样的地位和权力,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得到与他们相仿的待遇,获得好茶叶。

末两句“十辈遣前公试烹”,意思是说让前面的官员来试煮。这里指的是朝廷派专人来焦山岩茶园进行品尝和评价,这是对岩茶的最高褒奖。

这首诗是周邦彦在友人周美成访茶后写的,诗人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茶园风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以及对茶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