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风时出游,冷烟凄雨便归休。
云还樵斧溪边牧,不似畸人得自由。
【注释】
庵:和尚的住所。
杂咏九首:即《题破山寺后禅院》,共十句,前四句写寺院环境,五、六两句写佛印(即辩才),七、八两句写自己与佛印交往,最后两句写对佛印的赞赏。
其八:第八首诗。
【译文】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常常出去游玩,但当冷风和细雨袭来时,便急忙回家休息。
云归去,樵夫归来,溪边牧人归来,他们不像我,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寺庙里作客时的即兴之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把一个闲适的僧人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诗的前两联,写僧居之静。一“晴”一“暖”,一“游”一“归休”,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晴日朗照,暖风拂面,诗人外出游赏;而一旦遇上冷风凄雨,他便立即归家休息。这一动一静之间,写出了僧人生活的清闲和宁静。
诗的第三联,写僧居之寂。“云还”、“樵斧”等词语,将僧居之静描绘得淋漓尽致。“归”字,更增添了几分寂寥之感。
诗的末联,写僧居之逸。“不似畸人得自由”,以反问的语气,赞美僧人超然物外,逍遥自得的生活状态。“畸人”一词,更是为僧人的形象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