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岐路遇春残,满院笙歌赏牡丹。
今岁杜陵千万朵,却垂衰泪洒阑干。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篇把握诗意,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牡丹”是这首诗的标题,全诗围绕“赏牡丹”和“泪洒阑干”展开。前两句写去年春天,在岐路旁看到满院的笙歌和盛开的花朵,感到十分欣慰。后两句写今年春天,在杜陵看到千万朵盛开的牡丹花,却垂着眼泪,流到栏杆旁边。

第一句“去年岐路遇春残”,意思是:前年春天我经过岐山时,看到春天已经快要过去了。这里运用了倒装手法,把时间放到了前面,使诗句更加凝练。“歧路”指的是通向歧山的道路,即通往长安的路。“春残”的意思是春天快结束了。“岐路”是借指长安,点出诗人的游踪。

第二句“满院笙歌赏牡丹”,意思是:满院笙歌迎接我欣赏牡丹花。“满院笙歌”写出人们欢庆的气氛。“赏牡丹”表明诗人是在欣赏牡丹花。“赏”字写出了牡丹花美丽动人的姿容,以及牡丹花的雍容华贵,也暗示出了作者内心的愉悦。

第三句话“今年杜陵千万朵”,意思是:今年在杜陵(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上可以看到成千上万朵盛开的牡丹花。“杜陵”指的是唐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这里是借指长安。“千万朵”说明牡丹花开得很多很盛。“却垂衰泪洒阑干”意思是:可是如今,我却因见到如此美丽的牡丹花而流泪洒湿了阑干。“却垂”是说垂下来,用在这里表示牡丹花开得太多太盛,以至于让人伤心落泪。“衰泪”是指因伤心而流下的泪水。“阑干”是古代建筑上的横木,多用来倚靠,此处指栏杆。

第四句“衰泪洒阑干”,意思是:我的眼泪洒落在栏杆旁。这一句与前句相呼应,照应题目《牡丹》,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惆怅之情,流露出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哀伤。

【答案】

①去年岐路遇春残,满院笙歌赏牡丹。②今岁杜陵千万朵,却垂衰泪洒阑干。③“岐路”指通向长安的路,借指游子所在之地,也暗含自己身处长安;“春残”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④“杜陵”指的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所在地,是长安的象征;“千万朵”说明此时正值牡丹盛开之际。⑤“衰泪”指悲伤之泪,“阑干”为栏杆的意思。⑥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惆怅之情,流露出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哀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