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荒往返正三年,重过长芦古寺前。
万里风波行欲尽,停挠南望一潸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原诗,然后逐句翻译,最后理解诗句意思。重点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尤其是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答案】
注释:次长芦:即“次长芦寺”。芦,指芦苇。长芦,地名,在今河北沧州东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次,停留、逗留。长芦,古称“利州”,为唐时渤海国所建。这里指代唐朝的长芦城。重过:第二次经过。古寺:古寺庙。前:之前。万里:一万里。风波:指航海时的风浪。欲尽:将要结束。停挠:徘徊,留恋。南望:向南看。潸然:流泪的样子。赏析:首联写自己第三次去往长芦寺的经历。诗人在长芦停留了三年,又重游此地,感慨良多,所以用“往来正三年”作结,既点明时间之久,又表达了对长芦的怀念之情。颔联写诗人面对大海,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与感伤。他想到了自己第一次经过长芦时的情景,那时他还年轻气盛,豪情满怀;而如今,却已年迈老矣,只能在这里停泊,感叹时光飞逝,不禁潸然泪下。颈联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看到大海上的风浪越来越小,似乎快要结束了,但他的心情却无法平静下来。他停下船只,凝视着南方,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尾联再次回到长芦这个主题上来。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他回忆起自己在长芦的经历,曾经在那里度过了很多美好时光,但现在却只能在这里停泊,感到十分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