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一阵金风劣。
把阆海、檀霞细屑。
依就花儿,深藏叶底,不教人折。
初开数朵谁知得。
却又是、金风漏泄。
吹起清芬,露成香露,月成香月。

【注释】

玉团儿:一种圆形的糕点,用糯米粉做成,外面撒上芝麻、花生等。

香月堂:唐代长安城内有一家以制做各种香料著名的店铺,叫香月堂。

阆海:阆州(治所在今四川南充)的别称。阆海指阆州之海,即指阆州地区。

檀霞:檀香的烟雾。

清芬:芳香。

露成香露:露水凝结成香露。

香月:月亮的美称。

【译文】

清晨一阵风轻轻吹来,金风吹落了地上的落叶,把香月堂里几十株古桂树的花瓣都吹落下来,我为它们赋诗。

这些花瓣像金色的蝴蝶飘落在地面上,又像细密的檀香烟雾飘荡在空中。

我轻轻地将它们捡起放在手心里,生怕把它们弄坏。

刚开放的几朵花儿,人们还不知道它们的美丽,被风吹落。

那几朵花儿又被晚风轻轻吹落,散发出阵阵清香,就像露水凝结成香露一样。

月光洒在树上,树下的树叶也被映得闪闪发光,就像月亮一样美丽。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桂花最易凋谢的特性,描绘了秋风初起时桂花纷纷落下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而含蓄,形象生动鲜明。

首句“玉团儿”点明所咏之物是桂花,“香月堂”说明地点。“古桂数十株”,表明作者所见桂花之多。次句写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三、四、五句分别描写桂花落下的情景。“晓来一阵金风劣”,金风,秋风也。这句写秋风乍起,桂花纷纷落下的情形。诗人用“劣”字,既表明风劲,也表明花多。“把阆海、檀霞细屑”,诗人想象着自己伸手去捡落下来的花。“檀霞”指晚霞中的红色,这里用来比喻落花。“依就花儿,深藏叶底”,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桂花落下的情景。“又”字一转,说明诗人已从惊讶中平静下来,开始仔细观察桂花。“初开数朵谁知得”,诗人此时才注意到这些刚刚绽放的桂花,他惊喜不已。但很快他又发现这些桂花还未被人发现,于是他决定把这些花收集起来。“却又是、金风漏泄”,这句诗表面上似乎与前句无关,但实际上它承接上句,写出了诗人看到这些桂花时的内心感受。“漏泄”,泄漏之意。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桂花还没有被人发现,但秋风已经把它们吹落下来,透露了秋天的气息。“吹起清芬”,这句诗的意思是:随着桂花的飘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最后一句“露成香露,月成香月”,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桂花的香味比作露水的香味,把桂花的香味比作月亮的香味,进一步表现了桂花的香味浓郁、持久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