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云雨兮,曾莫之私。
黍稷繁芜兮,草木其宜。
田野不辟兮,其谁荒之。
远人之思兮,其谁来之。
其勤其施,惟先君之思。
【解析】
“琴操”指《琴操》,又名《琴道》是中国古代的一本记载古代传说和历史故事的书籍,内容大多为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所著。
“越裳”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代称,这里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曾莫之私”意为没有人去独享,“曾莫”是“没有”的意思。
“黍稷繁芜兮,草木其宜”意思是说黍和稷生长茂盛,草和木也适应了这种环境。
“田野不辟兮,其谁荒之”意思是说田野如果不整治开垦,那还有谁去荒芜呢?
“远人之思兮,其谁来之”意思是说远方的人思念着我们,我们又该去哪里呢?
“其勤其施,惟先君之思”意思是说他们的勤劳和他们施行的政策,都是先君的思虑。
【答案】
译文:
云雨啊!不要只属于自己,而要普降天下。
黍稷繁茂生长,草木也适宜生长,田野得到开垦,那还有谁荒芜土地呢?
远方之人思念我们,我们又该到哪里去呢?
他们勤劳,他们施行政策,都是为了先君的思虑。
赏析:
这首诗写南蛮之地人民对中原王朝的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勤劳、淳朴的歌颂。诗的前四句以云和雨作比喻,赞美中原人民对南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第五句写南方人民渴望中原文化;第六句写中原人民对南方人民的关怀;最后两句赞扬中原人民勤劳、淳朴的美德。全诗感情真切,语言朴实,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