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原名万寿祺,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603,卒于公元1652
明末清初江南徐州人,字年少,又字介若、内景,入清衣僧服,改名慧寿,又号明志道人、寿道人、寿、若、若若。
崇祯三年举人。
清兵入关,江南各地陷落后曾起事,被俘不屈,为人救助得脱。
隐居山阳,后迁徙无常。
诗文以外,兼能书画雕刻刺绣。
有《隰西草堂集》、《遁诸唱和集》、《墨论》、《印说》。
生卒年:1603-1652
年少,原名万寿祺,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603,卒于公元1652
明末清初江南徐州人,字年少,又字介若、内景,入清衣僧服,改名慧寿,又号明志道人、寿道人、寿、若、若若。
崇祯三年举人。
清兵入关,江南各地陷落后曾起事,被俘不屈,为人救助得脱。
隐居山阳,后迁徙无常。
诗文以外,兼能书画雕刻刺绣。
有《隰西草堂集》、《遁诸唱和集》、《墨论》、《印说》。
生卒年:1603-1652
【注释】壬午: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陆游52岁。遁渚:山名,在今安徽桐城西北。西边桥户开:西面桥头有窗子开着。夜迎凉月唱歌回:晚上月光如洗,我唱着歌回荡在空廓的山谷中。一川:一条小河,即大江。自徘徊:像人一样来回徘徊。咮长妖鸟独登台:长脖子的妖艳的鸟独自登上了高高的楼台。五陵:汉高祖刘邦曾封五位皇子为王,称五陵侯,故称五陵。这里指京城长安。佳气:美风,这里指帝王之气或皇风。梦中来
本首诗是明代诗人万寿祺的作品《行脚·杖钵孤踪去》,全文如下: 杖钵孤踪去,凄其驿路间。 水喧沂北道,风撼穆南关。 飞鸟移前浦,归云满故山。 五年江上客,今有几人还? 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杖钵孤踪去:使用“杖”和“钵”作为行走的工具,表明了诗人的孤独与决绝。 - 凄其驿路间:在漫长的旅途中,诗人感受到了深深的凄凉,这可能与旅途的孤独或是目的地的未知有关。 - 水喧沂北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蠙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 1. 残霭动疏林,平畴入远浔。 注释:傍晚时分,淡淡的雾霭在稀疏的树林中流动,平展的田野伸向远方的浔阳江边。 - “残霭”指傍晚时分的薄雾。 - “动”描述雾气在树木间流动的样子。 - “疏林”指稀疏的树林。 - “平畴”指平坦的原野或农田。 - “入”指进入或延伸。 - “远浔”指远处的浔阳江。 2. 月圆今夕话,风碎隔年心。 注释
《送严大南旋》 残菊淮西路,西风淹问津。 三年同梦客,千里送归人。 惭愧余知己,凄凉卜旧邻。 怜君天下士,今在五湖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严大南南归时所作。全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简练而有力。 首句“残菊淮西路”,描绘出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色。菊花残败,道路曲折,西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这些元素都为诗歌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同时,这也暗示了严大南离别的时节和心情。 “三年同梦客”
【解析】 此诗是一首闲居思忆之作,全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首二句“一天落木吹风雨,碧馆声虚”,写暮秋景色。“落木”二字,点明时令,为下文“红漏更除”铺垫。“碧馆”即碧霞元宫,位于今北京的香山,这里借指作者居住的地方。“风风雨雨”四字,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与“碧馆”相映衬,使景物更加幽寂。“声虚”,既指风雨交加,也暗含人声稀少之意。“红漏更除”,指夜深了,时间已到子时,而天还未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闻雁 在今夜听到大雁的叫声,居然知道身处异乡。 惊心万里月,回首一年霜。 未敢同胡越,非因谋稻粱。 天涯沦落者,半夜起彷徨。 译文: 今晚初闻雁声,我突然意识到身处他乡。 心中惊惧,遥想万里之外的月亮,回望过去一年的霜雪。 不敢与胡人和越人相提并论,并非因为生计所迫。 我是天涯沦落之人,半夜醒来感到彷徨无措。 赏析:
【注释】 1.何以家为:用什么作家业呢,意思是说:我该靠什么生活呢? 2.又葺庐:又修缮了草堂。 3.投邻乞食且踟躇:向邻居讨些食物吃并且犹豫不决。 4.妄称吾辈陶元亮:胡乱自称我们这一群人是陶渊明。 5.不识人间华子鱼:不知道世上还有像孔子那样的人。 6.抱瓮自吟东武句:抱着水罐自己吟诵东武侯的诗。东武指汉光武帝刘秀封兄伯升为东武侯的事。 7.开窗时读豫州书:打开窗子时常常诵读河南尹的书
《忆钱大·忽忆南徐道》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楼阁的景象和晚秋时节的自然风貌,唤起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此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现了其对友情、故土的深情厚意。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及背景: 1. “忽忆南徐道”:诗人突然回忆起南徐的地方,这里的“南徐”可能是指南京或徐州附近的地区。 2. “春风楼上年”:春风拂面,吹过了古老的楼宇
注释: 别去:别离时不要回头看。 孤云千里过:孤独的白云,飘然过千里。 宁知芳草外,尚有夕阳多:怎么能知道芳草之外,夕阳还多? 南国忧豺虎,西风驱鴐鹅:南方国家担忧豺狼虎豹,西风吹散了鹅群。 客心落日里,涕泪满山阿:我的心情随着太阳西沉,泪水洒满山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别之际写下的诗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联“别去不复问,孤云千里过”
送人 浮云不可极,片片落秋阴。 游子自千里,商声非一林。 早花湖县暖,晚雁碛庭深。 杯酒须臾事,安知行路心。 注释: 浮云(飘荡的云):形容天空中漂浮的云彩。 不可极:指飘荡无际。 片片落秋阴:一片片白云降落在秋天的阴气里。 游子(旅居在外的人):此处泛指诗人所送之人。 自千里:自己身在他乡。 商声:商音,古代五声音阶之一,这里代指音乐或乐曲。 非一林:不是一处树林。 湖县:湖光水色
元末明初广东番禺人,字庸之。 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 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 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 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 后仍追治,被杀。 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 工诗,有《雪蓬集》。 生卒年:
项兰贞是明代的女诗人,字孟畹。 一名淑,字孟畹,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年间的浙江嘉兴。她的丈夫为贡生黄卯锡。她工于诗作,著有《裁云草》一卷和《浣露吟》一卷,展现了她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底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