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移名涧响空,中著一桥如饮虹。
旁连溅瀑龙所宫,谓佛有力真冥蒙。
非造物意无禹功,一线偶达成巨谼。
可怪一律人聩聋,助桀唱和更撞舂。
或者误信晨暮钟,万有一幸相际逢。
吾儒自有名教踪,壁立万古涧底松。
异端琐细秋后蛩,一物不格皆妄庸。
谁知健者此山中,朴实可乱田舍翁。
出郊小队不妨农,黄岩意与考亭通。
长养此道如种穜,骏发尔私雨我公,穮蓘虽馑亦有丰。
常行万世无污隆,行健不息人中龙。
不妨更击白鹿鼓,扣之大小皆舂容。
【注释】
①次韵:即依韵诗,是和别人的诗,自己用同一韵部字。
师夏:人名。白鹿:山名。栖贤:地名。
②三峡移名涧响空,中著一桥如饮虹:三峡的溪水声在山谷间回荡着,中间有一座桥横跨其上好像彩虹饮露一样。
③旁连溅瀑龙所宫,谓佛有力真冥蒙:瀑布旁边连接着一座寺庙,好像是龙王居住的地方,佛力真是强大无比。
④非造物意无禹功,一线偶达成巨谼:如果不是造化之力,没有大禹的功绩,怎么会有这条线呢?
⑤可怪一律人聩聋,助桀唱和更撞舂:真是奇怪,大家都耳聋了,还跟着一起唱和,互相撞打。
⑥或者误信晨暮钟,万有一幸相际逢:也许有人误信晨昏报时的钟声,希望有一天能遇上你。
⑦吾儒自有名教踪,壁立万古涧底松:我们儒家学者自有名教的踪迹,像万古长存的岩石上的松树一样。
⑧异端琐细秋后蛩,一物不格皆妄庸:不同的学派琐碎而复杂,就像秋天后的蟋蟀鸣叫,一点小小的不合都被认为是荒谬的、平庸的。
⑨谁知健者此山中,朴实可乱田舍翁:谁知道这个健壮的人在这个山里,朴实无华,足以使那些庸俗的农夫们感到惊讶。
⑩出郊小队不妨农,黄岩意与考亭通:出城游玩的队伍可以随便走走,不必去田间劳作,黄岩(今属江西)的意思与考亭(今属福建)相通。
⑪长养此道如种穜,骏发尔私雨我公,穮蓘虽馑亦有丰:长久地养育这些道理就像播种庄稼一样,你们私下的收获虽然被剥夺,但国家丰收也有你们的功劳。
⑫常行万世无污隆,行健不息人中龙:经常这样行事,可以使后世免受污染和升迁的困扰,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
⑬不妨更击白鹿鼓,扣之大小皆舂容:不妨敲打一下白鹿的鼓,无论大小都能敲得很有节奏。
【赏析】
《次韵赵使君师夏谒白鹿游栖贤长句》,是南宋诗人陈傅良的作品。这首诗是陈傅良应友人之请而作的一篇和诗。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前半部分以“三峡”为背景,描写白鹿洞书院的景色。“三峡”是指长江三峡,这里指代白鹿洞的山水风光。“名涧”指名流汇聚的书院,“响空”指溪水回荡的声音。“中著一桥如饮虹”,意思是书院中的一座桥像彩虹一样美丽。接着作者写到“旁连溅瀑龙所宫”,瀑布旁边连接着一座寺庙,好像是龙王居住的地方。“谓佛有力真冥蒙”,“佛力”指的是佛教的力量,“冥蒙”形容神秘莫测。接下来“非造物意无禹功,一线偶达成巨谼”,不是自然界造就的,而是大禹留下的功绩。最后两句“可怪一律人聩聋,助桀唱和更撞舂”,真是奇怪,大家全都耳聋了,还在互相唱和,互相撞击。
从后半部分看,诗人通过描绘书院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于书院的热爱之情。“吾儒自有名教踪”一句,表明了自己对儒家学说的认同和尊崇。而“异端琐细秋后蛩”,则是对自己不同意见者的批评。整首诗充满了对书院的赞美和向往。
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运用了大量优美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三峡”、“白鹿”、“龙宫”、“佛力”等,这些都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喻手法,如“龙”比喻佛力,“撞舂”比喻相互争斗等,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