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行西城,曲指计日月。
汝来今几时,已卜钱塘别。
吾衰况多病,冉冉鬓已雪。
安能久去汝,漫自投羁绁。
田园苟可饭,声利非吾屑。
与汝归去来,相看至耆耋。
苍茫尚无涘,空复愁如结。
【注释】
行:行走。西城:古称长安城为西城。指代京城。
曲指:弯曲的手指,比喻时间。计:打算。日月:指年月。
卜:预言。钱塘:地名。在今杭州。古人迷信,认为人的命运有定数,如钱塘县(今浙江杭州)有灵泉,故此处指钱塘江。别:分别。
吾衰:我衰老。况:何况。多病:多灾多难。
冉冉:渐渐。鬓已雪:形容年老。
安能久去汝:怎能长久离开你。安:怎么。
漫自:空自。投羁绁(xiè):被捆绑、囚禁。羁,马笼头。绁,绳索。
田园苟可饭:只要田园能够糊口就行了。苟:只。苟且。
声色:名利。非:不是。屑:微末、微不足道。
归去来:回归家乡。去来:归来。
苍茫:迷茫、无边无际。尚无涘(sì):还没有到尽头。
空复:徒然。愁如结:愁思如同打结一样难以解开。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由十二首绝句组成,作于公元827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此诗写与白居易相逢时的情景,抒发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前六句回忆了当年相聚时的欢乐心情;后六句感叹世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无情、人事易变的无奈感受。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情感真挚感人。
首联“行西城”,点出了地点,即长安城;又表明了行动的目的,即要拜访友人。“将行”二字,既表现了作者的急迫心情,又暗示了此行的艰难困苦。“指”字更是点明了时间的漫长。而“计日月”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之快,以及作者对此无可奈何的心情。
颔联“汝来今几时,已卜钱塘别。”则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今几时”三字,不仅表明了时间的紧迫,更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急切和不安。而“已卜钱塘别”则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友人离别的事实,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惆怅。
颈联“吾衰况多病,冉冉鬓已雪。”则是进一步描写了作者此时的身体状况。“吾衰”四字,既是对自己现状的自嘲,又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而“多病”、“冉冉鬓已雪”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年老体衰、头发变白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他的悲凉和无助。
尾联“安能久去汝,漫自投羁绁。”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眷恋之情。“安能久去汝”一句,不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不舍,更暗示了他内心的愧疚和自责;“漫自投羁绁”则直接表明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相见时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