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雨霁投招提,五峰幻出如新沐。
僧言一月无此奇,正直由公感通速。
倾曦已没暝霭生,伫立危亭看不足。
遂扶晨策陵岖嵚,要识祝融真面目。
轻阴阁雨日将升,浅雾喷云生半腹。
晦明变化在俄顷,山鬼无端太翻覆。
东西南北杳不知,天柱诸峰固难瞩。
因思世事无不然,氛垢时多少清淑。
良辰一遇信可欣,浊世相遭匪予辱。
湘累为此赋远游,要待棋终看结局。
嗟我宁能待汝清,原隰征夫驾方趣。
安得韩公剑倚天,决断浮云取新旭。
【注释】 ①封半:地名,今名“封门”。②雨霁:下雨后天晴。③五峰:指五座山峰。④幻出:仿佛显现。⑤僧言:僧人说。⑥欹(qī)危亭:倾斜险峻的亭子。⑦曦(xī):阳光。⑧暝霭(míngyǎn):天色昏暗。⑨伫(zhù):停留,久立,久久地站立不动。⑩岖嵚(qūqīn):山势崎岖不平。⑩祝融:传说中的南方火神,这里指南岳衡山。⑪轻阴:微阴的云彩。⑫浅雾:淡淡的雾气。⑬晦明:指白天和黑夜。⑭氛垢(fēnɡdǔ):比喻污秽、丑恶的事物。⑮清淑:清新美好。⑯因思:因此思考。⑰湘累:即张湘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号。⑱棋终:下完棋。⑲原隰:平坦低湿的土地。⑳征夫:旅行的人。㉑韩公:指韩愈。《韩昌黎集》,是韩愈的诗文集子,有《韩昌黎集正》等几种刊本,其中保存了韩愈的一些诗作。㉒决断:解决。㉓浮云:云雾。㉔新旭:初升的太阳。
【赏析】
这是一首咏衡山的七律,作者在登衡山途中偶见日暮云散之奇景,遂生感慨,写下这首诗。全诗前六句写登衡山时所见的奇峰异石,七、八两句则转入对人生的议论。最后六句以韩愈自比,表明自己不慕荣利,志存高远的态度。
首联写登衡山时所见的奇峰异石。
颔联写登衡山时所见的奇峰异石。
颈联写登衡山时所见的奇峰异石。
尾联抒发人生感慨。
末联抒怀壮志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