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
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
奈至一岁除,未有严气升。
坐思崆峒间,负雪山千层。
虽受栗冽僵,愈此秽浊蒸。
感激昆仑祇,一气吹丘陵。
炎埃灭无遗,古色万里兴。
我病一洗濯,怀抱失所憎。
因思大羽猎,属车上崚嶒。
六军骑皆骏,争先雪中登。
天时倾人意,踊跃士气增。
大义虽不杀,四方慑兵棱。
今此效安在,东南塞犹乘。
将帅色凋槁,蚍蜉势趫腾。
惨错天运内,止戈信谁能?
【注释】
- 荒山未有雪:荒废的山野,没有雪覆盖。
- 野水不见冰:野外的水流,看不见结冰的景象。
- 一腊今已半:一年的腊月已经过去了一半。
- 浮阳壮犹矜:浮在水面上的阳光仍然显得骄傲。
- 奈至一岁除:但是到了年底。
- 未有严气升:没有寒冷的天气来临。
- 坐思崆峒间:坐在山中思考。
- 负雪山千层:背负着重重的山峰。
- 受栗冽僵:忍受着寒冷僵硬。
- 愈此秽浊蒸:更让人感到污浊。
- 感激昆仑祇:感激昆仑山的神祗。
- 一气吹丘陵:一股气流吹动着丘陵。
- 炎埃灭无遗:炎热的尘埃消失得无影无踪。
- 古色万里兴:古老的颜色遍布万里。
- 我病一洗濯:我的身体得到洗涤。
- 怀抱失所憎:怀抱失去了往日的厌恶。
- 大羽猎:大规模的打猎。
- 属车上崚嶒:车驾上的人高高的站立。
- 六军骑皆骏:六军的骑士都骑着快马。
- 踊跃士气增:士气高昂。
- 大义虽不杀:虽然有大义,但并不杀戮。
- 四方慑兵棱:四方的军队被震慑。
- 今此效安在:如今这样的效用在哪里?
- 东南塞犹乘:东南边境仍然需要防守。
- 将帅色凋槁:将领们的脸色憔悴干枯。
- 惨错天运内:惨淡的天地之间。
- 止戈信谁能:用武力制止战争真的能够做到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物言志,托物言情,以寒霜、烈阳、风沙、草木等自然现象来表现自己对时政的不满和对战争的厌恶。首四句写冬末春初,万物未复生机。五、六句说,腊月已过一半,而冬天的严寒仍未到来。“腊”与“腊月”、“残”与“残年”同音,这里用“腊”字有双关意味,既有岁月蹉跎之叹,也有岁暮将近之意。“一腊今已半”,既指时间上的腊月已过了一半,又暗寓了岁月流逝的感叹,还含有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浮阳壮犹矜”,这一句中,浮光乍现的阳光仍显得意洋洋,表现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理想国度的追求。然而诗人的理想王国并没有实现,“奈至一岁除,未有严气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愤懑。最后三联写景,诗人由自然界的景物联想到人世的冷暖,由自然景观的变化联想到社会的变迁。从诗人的内心世界来看,这是一幅反映现实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不堪的图画,也是一首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的悲凉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