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陈贫时交,干戈忽相逐。
范蔡憎嫌人,卒自归鼎轴。
害夺怨为欣,利驱爱成戮。
世间不可料,人事常反覆。
【注释】:
- 杂诗四首其一:这是张陈的《杂诗》中的一首,杂诗四首是指作者所选录的四首杂诗。
- 贫时交:贫困时的友谊。
-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 卒:最终。
- 鼎轴:指国家政权,比喻政治中心。
- 害夺怨为欣:指在战争中消灭敌人,得到胜利的喜悦。
- 利驱爱成戮:指为了私利驱使他人,结果反而被仇敌杀死。
- 世间不可料:指人世间的事务常常是难以预料的。
- 人事常反覆:指人事变化无常,经常反复。
【赏析】:
此诗反映了当时战乱频仍的现实,揭示了战争对人际关系、人性、社会道德的破坏作用。全诗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不同反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
首句“杂诗四首其一”表明这是张陈所选录的四首杂诗的第一首。全诗通过对战争前后人们态度的变化进行了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人性与道德的思考。
“贫时交”,即指贫困时期的朋友或亲人之间的交往。诗人用“贫时交”来暗示战争发生之前,人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然而,当战争爆发,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相互争斗,昔日的友谊也变得脆弱不堪。
“干戈忽相逐”,描述了战争突然爆发的情况,战争带来的破坏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敌对起来。这里的“忽”字表现了战争的发生是突如其来的,没有任何预兆。
“范蔡憎嫌人”,指的是范蠡(范)和蔡(音cài)等人因为某种原因对其他人产生了厌恶和仇恨。这一句反映了战争期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原本友好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敌对。
“卒自归鼎轴”,意为最终有人回归到政治中心的怀抱。这里的“终”字表达了战争结束后,人们逐渐回归正道,不再为了私利而互相残杀。然而,这个“终”字也暗示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来之不易,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对人心的影响。诗人以“害夺怨为欣,利驱爱成戮”来形容战争带来的心理变化。在战争中,人们为了生存和利益而互相残杀,失去了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这种“害夺怨为欣,利驱爱成戮”的行为,是对人性的一种扭曲和破坏。
“世间不可料”和“人事常反覆”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的变幻莫测和复杂多变的感慨。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人们都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诱惑,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然而,这些变化往往难以预测和把握,使得人们在面对生活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奈。
此诗通过描绘战争前后人们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战争对人际关系、人性、社会道德的破坏作用。诗人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战争背后的真相,并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关注人性、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