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高明去,频为瘴疠侵。
连沧公境界,横碧我山林。
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
他年如衣锦,毕世莫分襟。
【注释】
一别高明去:高明,地名,在今湖南。一别高明即离开湖南。
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次,通“侍”,意思是侍奉;镇江,地名,在今江苏。曾宏甫,字子美,号次山,元末明初著名学者、诗人。他任镇守时,你前去侍奉他并向他求诗。见寄韵,即得到他的应和的诗篇。
连沧公境界,横碧我山林:沧,沧浪,指洞庭湖。横碧,横亘于洞庭湖畔的青山。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居所。
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思同梦,思念同床共枕的朋友。秋风吹拂着落叶的声音就像朋友来信的铃声,所以用秋风吹过树声来比喻朋友的书信。
他年如衣锦,毕世莫分襟:衣锦还乡,形容功成名就后回家乡。毕世,终身。分襟,分开衣服的襟带,指离别。这里用衣锦还乡比喻自己有朝一日功成名就后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前,受到曾宏甫之邀而写的酬赠之作。诗人对曾宏甫的知遇之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全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抒情诗。
首联点题,扣住“赠”字。“一别高明去”,写与高明分别后,因患瘴疠病,不能北返故乡。“频为瘴疠侵”,直抒胸中无限愁绪。瘴气是南方特有的一种毒气,能致人生病死亡。“连沧公境界,横碧我山林”两句写诗人被贬谪后的生活环境。“沧”是深绿的颜色,“碧”是青翠的颜色。“连沧公境界”是说诗人被贬到了一个荒僻的地方,“横碧我山林”是说这片荒芜之地上只有一片青翠而已。
颔联写诗人在荒僻之地上的所见所感。“夜雨思同梦,秋风辱寄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孤寂凄苦的环境中思念朋友,想象着他也一定在思念自己,于是诗人便以“梦”作答:“夜雨思同梦”。同时诗人又想象着朋友收到自己的消息一定会感到欣慰,于是他便以“信”作答:“秋风辱寄音”。
颈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他对友人的祝福。“他年如衣锦,毕世莫分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他希望友人有朝一日能够衣锦还乡,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因为彼此的分离而产生隔阂。这是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的表现,也是他对友情的一种诠释。
尾联以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毕世莫分襟”是说即使到老也不会因为彼此的分离而产生隔阂。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