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争送君出乡,兰花争迎君入场。
两花之意岂不厚,非与喜机适相当。
集英对罢燕闻喜,红迎紫送馀桃李。
问燕无恙相识初,与莺莫逆半酣里。
中年得意非少同,未老更下不朽工。
气驱万物挫于笔,舌挽三江吞以胸。

【注】梅花、兰花:指科举考试中举。集英殿(殿名):皇帝在殿上试读经书的殿阁。燕闻喜、红迎紫送、余桃李:都是形容科举得中后,主考官及同考者前来贺喜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与王二异省》诗。孟浩然和王昌龄同年进士,两人曾一同赴长安参加考试。此诗是诗人在赴京应试途中写的赠别之作。

第一句“梅花争送君出乡”,写梅花争相向作者告别的情景。“争”字写出了梅花对朋友的依恋之情,“送”字则表现了梅花的依依不舍。

第二句“兰花争迎君入场”。兰花是文人雅士所喜爱的花卉之一,这里用“争”来描绘兰花争相迎接朋友的场景,表现了朋友们对友人的欢迎与祝贺之情。同时,“迎”字则表明了朋友们的殷切期望。

第三句“两花之意岂不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两种花卉(即梅花和兰花)都表达了深深的情感,难道不深厚吗?这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第四句“非与喜机适相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是巧合,而是时机恰好适合。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既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祝福之情,也展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第五句“集英对罢燕闻喜”,意思是说:在集英殿考试结束后,主考官及其他同考者前来向作者表示祝贺。这里,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热闹喜庆的场面,表达出自己的喜悦之情。

第六句“红迎紫送馀桃李”,意思是说:在科举中举之后,朋友们前来庆贺,红红绿绿地簇拥着,如同桃花和李花一样美丽而繁盛。这里,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写,形象地勾勒出朋友们欢聚一堂的热闹场景。

第七句“问燕无恙相识初”,意思是说:我询问燕子是否安好,因为当初我们初次相识时它还是一只幼小的燕子啊!这里,诗人运用设问的方式,表达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第八句“与莺莫逆半酣里”,意思是说:我和黄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常常在一起畅饮到酒酣耳热的地步!这里,诗人通过对黄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第九句“中年得意非少同”,意思是说:到了中年才取得功名,并不觉得晚于少年成名的人。这里,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自己对时间的把握和对成功的渴望。

第十句“未老更下不朽工”,意思是说:虽然年岁尚轻,但志向远大,希望将来能够创造出不朽的业绩。这里,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期许,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十一句“气驱万物挫于笔”,意思是说:笔锋所至,万物皆被其所征服。这里,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

第十二句“舌挽三江吞以胸”,意思是说:我的口舌能像三江水一样滔滔不绝,胸襟宽广如海一样无边无际。这里,诗人通过对自己才华的赞美,表现出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