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催出倾城色,笑倚墙头若招客。
芬芳犹带秋风残,婀娜岂宜江路侧。
诗眼惊红狂欲呼,熟看似细又似粗。
花神留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描绘了木芙蓉在南门外烂开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吉之南门外见木芙蓉烂开 —— 在吉州的南门外看到盛开的木芙蓉树。
小春催出倾城色,笑倚墙头若招客 —— 小春即初春时节,催开了满树的花,颜色艳丽如同倾城之美,仿佛在笑盈盈地倚靠在城墙之上,好像在迎接客人的到来。
芬芳犹带秋风残,婀娜岂宜江路侧 —— 虽然花已经盛开,但香气依然带有秋天的余韵,这种姿态优美却不适宜生长在长江边的道路旁。
诗眼惊红狂欲呼,熟视细看又觉得粗 —— 诗歌的眼睛被这鲜红的色彩震撼,似乎想要呼喊出来。然而仔细观看又觉得它既细腻又不粗俗。
花神留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驱 —— 花之神被保留下来作为菊花之后的代表,而天意则让梅花成为先兆。
注释:
- 吉之南门外见木芙蓉烂开:指在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城南门外看到盛开的木芙蓉树。
- 小春催出倾城色,笑倚墙头若招客:小春时节,木芙蓉花开正盛,色彩艳丽得如同整个城市的美丽,仿佛是在笑盈盈地倚靠在城墙上,好像在迎接客人的到来。
- 芬芳犹带秋风残,婀娜岂宜江路侧:虽然花香已经浓郁,但仍然带有一丝秋日的凉意;这种姿态优美却不适宜生长在长江边的道路旁。
- 诗眼惊红狂欲呼,熟视细看又觉得粗:诗歌的眼睛被这鲜红的色彩震撼,似乎想要呼喊出来;但仔细观看又觉得它既细腻又不粗俗。
- 花神留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驱:花之神被保留下来作为菊花之后的代表性花朵,而天意则让梅花成为先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木芙蓉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木芙蓉的美景,从色彩到姿态,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