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娥施朱小留残,天风吹上桂树端。
叶犹强项护故绿,花独多情染馀丹。
夜来谁借修月斧,和根剟与凡世看。
世人不识天上种,醉眼恍惚魂溟漫。
我尝浪作折桂客,惊见似与丹窟般。
主人眠花熟风韵,等是姓朱俱可观。
况逢问字载酒客,不妨为花理杯盘。
赏者莫惮腕欲脱,花到夜深不禁寒。
诗句释义:
- 月娥施朱小留残: 描述月亮被嫦娥涂抹上颜色的情景。这里的“月娥”指的是嫦娥。
- 天风吹上桂树端: 形容风将桂花吹到了树的顶端。
- 叶犹强项护故绿,花独多情染馀丹: 描述叶子依然坚强地保持绿色,而花朵则更加深情地染上了余下的红色。这里的“强项”和“多情”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坚持和多情。
- 夜来谁借修月斧,和根剟与凡世看: 暗示是夜晚有人借用了修月之斧,使得桂花的颜色得以显现在世间。这里的“修月斧”是一种比喻,指的是能够修饰月亮的神奇工具。
- 世人不识天上种,醉眼恍惚魂溟漫: 表达了世人不识得这种天上的桂花,而诗人自己则是醉眼朦胧、神智恍惚的样子。这里的“溟漫”是指模糊不清或迷离的状态。
- 我尝浪作折桂客,惊见似与丹窟般: 诗人曾经自诩为追求功名的人,但在这里他惊讶地发现这种桂花就像进入丹穴一样珍贵。这里的“丹徒”是指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主人眠花熟风韵,等是姓朱俱可观: 描述了主人欣赏这桂花,如同观赏自己家族的风采一样。这里的“眠花”和“熟风韵”都有赞美之意。
- 况逢问字载酒客,不妨为花理杯盘: 遇到有学问的客人询问字谜,可以一起赏花饮酒。这里的“问字”可能是指猜字谜的活动,而“理”则是整理的意思。
- 赏者莫惮腕欲脱,花到夜深不禁寒: 形容欣赏桂花的人不要担心手指会因此而变得麻木,因为花到晚上的时候会让人感到寒冷。这里的“惮”、“禁寒”和“莫惮”都是强调感受或状态的意思。
译文:
在张随州赋会稽朱子荣席上,看到那月宫里的丹桂,
月宫的嫦娥施以色彩,轻轻抹去了残妆。
秋风拂过桂树尖顶,树叶依然顽强,
守护着原有的绿色;只有花,多情地染上了红晕。
夜里,谁能借来修月的斧头?将桂花之美,
与凡间共享,成为人们眼中的佳品。
主人喜爱这桂花的美态,熟睡中也沉醉其中,
仿佛自家的子弟都同样值得欣赏。
恰逢有问字携酒而来的朋友,
我们不必拘谨于礼节,尽情享受这份快乐。
欣赏桂花的人莫怕手指僵硬,
深夜里花的魅力令人不寒而栗。
我曾自豪地自称是追求功名之人,
但在此却惊喜地发现,这种桂花比丹穴还要珍贵。
主人欣赏这桂花之美,宛如观赏自己家族的风采,
何况还有问字带酒而来的客人,
我们不妨一起把酒杯摆好,享受这份乐趣。
欣赏桂花的人们不必担心手会冻得发麻,
因为到了深夜,桂花的魅力足以让人沉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月宫丹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之情。诗中的“丹桂”象征着高贵和美丽,而诗人通过与月娥的联想,以及夜风、月色和花香的描绘,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同时,诗人通过对桂花特性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全诗构思巧妙、意象鲜明,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