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笔与造化争,壁上蟠屈苍龙形。
爪牙鳞角俱峥嵘,苦犹未点双眼睛。
旁人骇见疑其故,古钥神机公自露。
龙眼已空睛更具,吐雾喷云恐飞去。
人初不以公为然,尝试点之龙形全,疾雷破壁龙上天。
吾骨雅似龙偃蹇,眼高已去天不远,变化犹须公一点。
注释:
上左丞相王国公:指左丞相国子监学士张公。
张公笔与造化争,壁上蟠屈苍龙形:张公的笔法与造化争锋,画成墙上盘绕的苍龙形状。
爪牙鳞角俱峥嵘:爪子、牙齿和鳞片、角都很峥嵘有力。
苦犹未点双眼睛:痛苦尚未点出龙的眼睛。
旁人骇见疑其故,古钥神机公自露:旁人看到这幅画很吃惊,以为是古代的钥匙打开了神机的奥秘,张公自己才露出来。
龙眼已空睛更具,吐雾喷云恐飞去:龙的眼睛已经空了,但更加明亮,吐出的云雾弥漫天空。
人初不以公为然,尝试点之龙形全,疾雷破壁龙上天:起初人们都不相信这是张公的作品,试着点了一点,整个龙的形状都出现了,好像疾雷般将墙壁震开,龙竟然腾空而上。
吾骨雅似龙偃蹇,眼高已去天不远,变化犹须公一点:我的骨骼像龙那样弯曲有度,眼神高远,离天空不远,变化还需要张公的一点指点。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画家张公笔力雄健、技艺超群的诗。首句“上左丞相王国公”,说明这首诗是为左丞相国子监学士张公所写。第二句“张公笔与造化争,壁上蟠屈苍龙形”赞美张公的笔力,与造化相争,画出墙上盘绕的苍龙形象。第三句“爪牙鳞角俱峥嵘”,形容龙的形象生动有力。接着两句是说张公还未点龙眼,就给人留下了悬念。第五六句是写张公的画技非常高超,他不仅画出了龙的眼睛,而且使整幅画都活了起来。最后两句,诗人赞叹张公的画艺,认为他的画技足以与古人媲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颂了张公的画艺,又表达了对张公才华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