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瓮盎如汝阳,石间电雹如吕梁。
不知身世在何许,举头四山郁苍苍。
【注释】
①檄西原道即事:写太湖边沿檄西原的所见所闻。即事,指在旅途中见到的景象或遭遇的事情。
②汝阳:汝州(今河南汝县),汉光武帝刘秀在此建立政权,故城遗址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
③吕梁:山西吕梁山,又名句注山。
④苍苍:青翠茂盛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乾元二年(759)冬自长安出发,经洛阳、汝州、吕梁(山西境内)等地,一路行至苏州时所作。诗中描绘的是途中经过吕梁时的情景和感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中间以“不知”二字过渡,把景物与身世、心情联系起来,抒发了对国难家愁的忧思之情。
首联先写沿途所见之景。道旁的陶瓮盎(一种陶瓷器皿),就像汝州(今河南临汝)的陶器;石间的电雹(冰雹),就像吕梁(山西吕梁山)的雹霰。这是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沿途景色。“瓮盎”与“雷电”相类比,是因为二者都是天然之物,而“汝阳”与“吕梁”相类比,是因为二者都属名胜古迹之地。这里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此行的目的是游览观光的。
颔联承上启下。诗人由眼前的景物引发联想,感到自己仿佛身在何处?举头四望,只见四山郁郁葱葱,十分苍翠。这两句紧接前面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他想到自己的身世飘泊不定,不知何方是归宿,于是不由得感叹起眼前这四座青山苍翠茂密,令人生发出无穷的感慨。“不知”一词,表明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尾联进一步抒写出诗人内心的感受。他看到眼前的青山苍翠茂密,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像这四座青山一样,不知道会落到何方去呢?他仰天长叹,觉得四座青山一片郁郁苍苍的景象,令人感到十分苍茫。
此诗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但含义深刻。它表现了诗人当时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