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鸾未山栖,俯首愧贤孟。
一朝相告语,矫首谢三聘。
谢公卧东山,故有经纶兴。
夫人劝之仕,拥鼻作伧咏。
终然为时须,起揽晋国柄。
古人重行藏,二士聿有光。
吾志属有在,姑安此糟糠。
首先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 伯鸾未山栖,俯首愧贤孟。
- “伯鸾”是古代的一个贤人,”未山栖”说明他没有隐居在山上,可能还在外面生活或工作。他因为感到自己不如孟光而感到羞愧。”孟光”是一个女性的名字,通常用来比喻女性的品德高尚。
- 一朝相告语,矫首谢三聘。
- “一朝相告”可能是说有一天他们之间有了某种沟通。”矫首谢三聘”中的”矫首”可能是指昂首、抬起头来,表示对某事的感激之情。”三聘”可能指的是三次邀请或者三次提拔。
- 谢公卧东山,故有经纶兴。
- “谢公”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谢安。”卧东山”意味着他在东山隐居。”经纶兴”可能是指他的隐居生活激发了他的政治抱负。
- 夫人劝之仕,拥鼻作伧咏。
- 这里的”夫人”可能是指他的妻子,”劝之仕”可能意味着她劝他出仕。”拥鼻作伧咏”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可能是指她因此感到不悦或者生气。
- 终然为时须,起揽晋国柄。
- “终然为时须”表明他最终还是被时代所需要,”起揽晋国柄”可能意味着他开始掌握国家的权力。
- 古人重行藏,二士聿有光。
- “古人重行藏”指的是古代的人们非常重视个人的行为和道德。”二士聿有光”中的”二士”可能是指两位贤人。”聿有光”意味着他们因此而受到赞扬或尊敬。
- 吾志属有在,姑安此糟糠。
- “属有在”可能是指他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姑安此糟糠”中的”姑”可能是指姑且,”安此糟糠”可能是指他暂时安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是译文:
伯鸾没有隐居山林,他低头感到自己不如孟光贤良。
有一天他与别人交谈后,他昂首对那些三次邀请他的人表示感谢。
谢安曾经在东山隐居,因此他的政治抱负得以激发。
他的夫人劝告他出仕,但他却感到不快,甚至生气地吟唱了一首歌。
最终他被时代所需要,开始掌握国家的权力。
古代的人们非常看重个人的行为和道德,这两人因此受到了赞扬或尊敬。
我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暂且安于这种艰苦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伯鸾、谢安等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个人行为和道德的重视以及对时代的适应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志向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艰苦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