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视诸山,耸秀若诸母。
上有一段云,使我屡回首。
瀫水向浙水,凉飙生远漪。
中有一双鲤,为传我所思。
高堂有华发,游子行当归。
归欤不可缓,霜露沾人衣。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吴山视诸山,耸秀若诸母:
- “吴山”指的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名山,这里用来与其它山峰相比。
- “视诸山”表示观察其它山脉,突出了吴山的独特性和显著性。
- “耸秀若诸母”意味着吴山高耸入云,宛如众多母亲的秀发般美丽壮观。
- 上有一段云,使我屡回首:
- “上”指的是吴山之巅。
- “一段云”指的是山顶的云雾,它给人以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 “使我屡回首”表达了诗人因为美景而多次回头观看的情景。
- 瀫水向浙水,凉飙生远漪:
- “瀫水”指的是湍急的水流,“浙水”是指浙江的水。
- 通过“凉飙生远漪”(凉风带动水面波纹)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
- 中有一双鲤,为传我所思:
- “双鲤”指的是两条鲤鱼,常在诗歌中象征好运和长寿。
- “为我传所思”表明这两条鲤鱼仿佛能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念。
- 高堂有华发,游子行当归:
- “高堂”指的是父亲的家,即父亲所在的房屋。
- “华发”指的是年老的头发,常用来比喻人的白发或岁月的痕迹。
- “游子行当归”意味着游子的归期不可推迟,应尽快回家看望父母。
- 归欤不可缓,霜露沾人衣:
- “归欤不可缓”强调了回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霜露沾人衣”描绘了秋天寒冷的气息以及衣服被霜露打湿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
接下来是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吴山、云、水流和鱼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其中,吴山的形象尤为突出,它不仅代表了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怀念。诗中的“凉飙生远漪”更是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游子的思乡之情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吴山与其他山峰的高下,进一步强调了吴山的独特地位和诗人对其的特殊感情。整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吴山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渴望。它既体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文之情,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