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梧不必席,裹趼不必舄。
饥来太仓陈,饱胜列鼎食。
愿言伏嵁岩,保此稼穑甘。
正使能已百,宁当笼暮三。
【注】黄鲁直(1047–1105)宋代文学家,字鲁直,一字山谷,号东津,江州建昌县(今属江西)人。
《五朝名臣言行录》(简称《言行录》)载:“苏轼尝见东坡书,谓:‘吾昔有句云:“饥来太仓陈,饱胜列鼎食。”此乃山谷自作诗也。’山谷亦自识之,以为己作,不以示人。后苏轼出知杭州……至杭,见其诗而叹赏,遂以‘太仓陈’为名。”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者借对“太仓陈”、“列鼎食”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全诗语言朴实、含蓄、自然,没有雕琢痕迹,读来琅琅上口。
首联是说,不必依赖别人的供给;也不必穿着别人赠送的鞋袜。颔联是说,饿了就吃自己家的粮食;吃饱了,比吃山珍海味还美味。颈联是说,愿永远伏居岩穴,保全庄稼丰收的喜悦;即使能活到一百岁,也不愿做那笼中囚鸟。尾联是说,即使能活到一百二十岁,也决不像那些年老体衰的人那样,还要靠别人养活。这最后两句诗是说:即使活到一百二十岁,也决不像那些年老体衰的人那样,还要靠别人养活。
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生活的思想感情。他歌颂了勤劳的农民,赞美了他们辛勤的劳动,赞扬了他们的高尚品质。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这首诗更加生动、感人。例如,“饿来太仓陈”,这里的太仓陈是指粮食储备充足的意思;而“列鼎食”,则是指豪华奢侈的生活方式。通过对比,诗人突出了农民的生活艰苦但却充满了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