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气挟秋至,飔然出户庭。
空山答清漏,客梦忽以醒。
林梢月未堕,流光委疏棂。
冷露湿山桂,寒蕤动幽馨。
整衣坐蒲团,破屋呈稀星。
我身本无涯,寒暑饱所经。
以彼泡电境,劳此草木形。
吾犹昔人耳,不与寒暑并。
蘧然返初枕,人境已两冥。
山中秋夜
夜气挟秋至,飔然出户庭。
空山答清漏,客梦忽以醒。
林梢月未堕,流光委疏棂。
冷露湿山桂,寒蕤动幽馨。
整衣坐蒲团,破屋呈稀星。
我身本无涯,寒暑饱所经。
以彼泡电境,劳此草木形。
吾犹昔人耳,不与寒暑并。
蘧然返初枕,人境已两冥。
翻译
秋夜山林中
夜晚的气息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出现
微风吹拂着门庭
空旷的山林回应着时间的流逝
客人在梦中醒来
树枝上的月亮还未落下
明亮的月光洒在稀疏的门棂上
冷露沾湿了山中的桂花
寒冷的风声触动了桂花的香气
整理好衣服坐在蒲团上
破旧的屋子里只有星星点点的光芒
我的身体无边无际
经受了春夏秋冬的洗礼和考验
就像那泡沫电光一般的境界
却让我辛苦地承受着草木的形象
我如同古代的人一样
并不与四季更迭的时间相伴随
缓缓回到原来的枕头上
人的世界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秋日。诗中描绘了深秋之夜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第一句“夜气挟秋至”,描绘了秋夜的凉爽气息,以及随之而来的宁静和深邃。第二句“飔然出户庭”,则通过“飔然”一词,形容秋风的呼啸声,形象地展现了秋天夜晚的寂静和清新。第三句“空山答清漏”,意味着山间空旷,回应着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第四句“客梦忽以醒”,则是说诗人在梦中醒来,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思考。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山林的景象。第五、六、七句分别描述了树枝上的月亮、明亮的月光以及冷露沾湿桂花的情景,通过这些细节描绘了夜晚山林的美丽景色。第八句“整衣坐蒲团”,则表现了诗人整理衣物,坐在蒲团上的动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从容和淡定。第九句“破屋呈稀星”,则通过“破屋”这一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凄凉和孤独感。第十句“我身本无涯”,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的感慨,认为自己的身体无边无际,经受了春夏秋冬的洗礼和考验。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第十一句“以彼泡电境”,指的是像水泡电光一样的境界,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第十二句“劳此草木形”,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疲惫和无奈,感叹自己就像草木一样,承受着风雨和磨难。第十三句“吾犹昔人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向往,希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最后一联“不与寒暑并”,意味着他并不与四季更迭的时间相伴随,而是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夜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悟和反思,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也十分优美,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