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
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
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
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
浮生抹电如,休计升与沉。
奈此口体累,议者何铄金。
为客亦良苦,愁见积叶深。
壮气归消磨,羸病力不任。
狂走拥虚器,空卧庐山阴。
蒙头难禦风,煮尽石鼎蔘。
何时理晴竿,把钓花溪浔。
思归未可归,床蛩自纵吟。

闻雁有感

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
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
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
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
浮生抹电如,休计升与沉。
奈此口体累,议者何铄金。
为客亦良苦,愁见积叶深。
壮气归消磨,羸病力不任。
狂走拥虚器,空卧庐山阴。
蒙头难禦风,煮尽石鼎蔘。
何时理晴竿,把钓花溪浔。
思归未可归,床蛩自纵吟。

注释:

  1. 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听到雁叫声,让人感到一种凄凉的氛围。
  2. 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听到这悲伤的鸣叫,使人心生感慨,情感在胸中涌动。
  3. 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诗人感受到了来自远方的客人带来的忧愁。
  4. 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过去是为了解决饥饿和寒冷而谋划,现在却无处可去。
  5. 浮生抹电如,休计升与沉:人生如电,短暂而易逝,不必计较得失。
  6. 奈此口体累,议者何铄金:为何还要为了这些琐事争论不休,如同用金子铸成的东西一样沉重。
  7. 为客亦良苦,愁见积叶深:做客人也很辛苦,看到落叶堆积,心中更加忧伤。
  8. 壮气归消磨,羸病力不任:曾经壮志凌云的精神已经消磨殆尽,身体也虚弱到无法胜任。
  9. 狂走拥虚器,空卧庐山阴:疯狂地奔跑,却只能空手无物地躺在庐山的山脚下。
  10. 蒙头难禦风,煮尽石鼎蔘:蒙头睡觉也难以抵御风寒,只能煮干石鼎里的参汤来取暖。
  11. 何时理晴竿,把钓花溪浔: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晴朗的日子,再去花溪河边钓鱼?
  12. 思归未可归,床蛩自纵吟:想回家却又不能回去,只好在床上独自吟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雁声、秋风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常、岁月的流转以及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无助感的深刻体会。整首诗以雁声为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对雁声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受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