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云芳草横塘路,送客何之官鄂渚。
江皋暑淫气如蒸,别来何之还海陵。
海陵鄂渚非吾土,每后君来先我去。
人无根蒂本悠悠,况指沧波是舟路。
君方少健我衰迟,局蹙辕间不自持。
因行寄声雁门远,岁暮敢忘林下期。
好去将无同语掾,行见春风花满县。
隐显它年不我遗,为续白莲社中十八传。

暖云芳草横塘路,送客何之官鄂渚。

江皋暑淫气如蒸,别来何之还海陵。

海陵鄂渚非吾土,每后君来先我去。

人无根蒂本悠悠,况指沧波是舟路。

君方少健我衰迟,局蹙辕间不自持。

因行寄声雁门远,岁暮敢忘林下期。

好去将无同语掾,行见春风花满县。

隐显它年不我遗,为续白莲社中十八传。

【注释】:

  1. 暖云芳草横塘路:暖风和煦,芳草萋萋的小路横穿池塘。
  2. 江皋暑淫气如蒸:江边长堤,暑热逼人,热气如蒸。
  3. 别来何之还海陵:离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4. 海陵鄂渚非吾土:海陵(今浙江宁波)和鄂州(今湖北武昌)都不是我的故乡。
  5. 人无根蒂本悠悠:人没有根基,漂泊不定,像浮萍一样。
  6. 况指沧波是舟路:况且水波茫茫也是一条归途啊。
  7. 君方少健我衰迟:你正值壮年,我还年老体衰。
  8. 局蹙辕间不自持:局促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9. 因行寄声雁门远:于是乘船远行,捎信给雁门山的人。
  10. 岁暮敢忘林下期:在岁末的时候,我怎能忘记在树林下的约定?
  11. 好去将无同语掾:希望你能够理解。
  12. 行见春风花满县:在路上行走,看到春风吹过,满城都是鲜花盛开。
  13. 隐显它年不我遗:即使隐居或显达,也不遗忘我们的友谊。
  14. 为续白莲社中十八传:作为我们白莲社中的第十八代传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分十句,前八句写景言情,最后两句写友情。
    首联“暖云芳草横塘路,送客何之官鄂渚”,以“暖云”起笔,点出“暖”字,烘托出游子临别时愁绪满怀的心情;接着以“芳草”点出季节、地点,写出了送别的时间是早春时节,地点是在长江之畔的横塘路上。“送客何之官鄂渚”一句,交代了送别的具体原因——因为王懋元要去鄂州任刑狱掾,作者便送他到鄂州,并嘱咐他到了鄂州之后要做些什么事。
    颔联“江皋暑淫气如蒸,别来何之还海陵”,承接上文,从送别过渡到分手。这两句写江边的暑热使人感到闷热难耐,而自己与王懋元分别后就要返回海陵了。“还”字表明了送别的地点是鄂州。这句既写了天气,又渲染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气氛,同时照应了首联。
    颈联“海陵鄂渚非吾土,每后君来先我去”。这里既指出了送别的地点是海陵(今浙江宁波),又指出了王懋元离开的时间是后来于自己。“非吾土”三字,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身居异乡,心系故国的情感。
    尾联“人无根蒂本悠悠,况指沧波是舟路。”这里既点出了王懋元的身份,又暗示了他此行的目的。“指沧波”暗合了“海陵鄂渚非吾土”一句。诗人用“无根蒂本悠悠”比喻自己的飘泊不定的生活状况,用“沧波”暗示王懋元的行程,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与祝愿。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好去将无同语掾,行见春风花满县”,“好去”表示希望对方能够顺利地完成使命。“行见春风花满县”,既是对对方的祝愿,又是对自己对王懋元的鼓励,同时也是对友人的一种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