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壕沮洳荷叶枯,矍铄秃鹙行且渔。
山衔日脚水关掩,孤楼引角吹单于。
胡马嘶风兴非浅,壮图旧迹随尘卷。
秋尽湖边雁不来,流落方悲去人远。
十月之交五夜长,河横斗直天苍凉。
苏门故里斗杓下,岂无伯仲勤相望。
君不见剡蓬为矢弧弦桑,男儿落地志四方。
履屐无根著家巷,道梁适楚犹吾乡。
鸲鹆不逾济,橘渡淮为枳。
吾心况物未应然,随牒官身聊尔耳。

晚出江城闻角

古壕沮洳荷叶枯,矍铄秃鹙行且渔。

山衔日脚水关掩,孤楼引角吹单于。

注释:在古壕里,荷叶干枯了,一只秃鹫在湖边捕鱼。太阳已经落到山顶了,但江城的城门依然紧闭。远处的高楼吹响了号角,仿佛是单于(匈奴首领)在指挥军队。

赏析:诗人以“古”字开头,点明了时间背景,也暗示了诗歌的题材。诗人用“古壕沮洳荷叶枯”这一句描写了江城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看着这片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却只剩下枯萎的荷叶,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而“秃鹙行且渔”则描绘了一群秃鹫在湖边捕鱼的画面,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第二句诗中,“山衔日脚水关掩”和“孤楼引角吹单于”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其中,“山衔日脚”中的“衔”字生动地描绘了太阳落下的情景;“水关掩”则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流动。这些描述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感悟。

第三、四句诗中,“独楼引角吹单于”中的“吹单于”则是一种比喻,将高楼的号角声比作单于的号令。这种比喻既表现了号角声的响亮和气势,又传达出一种威严和紧张的氛围。同时,“孤楼引角”中的“孤”字也表达了一种孤独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助。

第五、六句诗中,“胡马嘶风兴非浅”中的“胡马”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这句诗描绘了北风吹拂着胡马,它们嘶叫着向南方进发的情景。这种景象既表现出北方的辽阔和壮丽,又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动感和力量感。同时,“兴非浅”则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意义,暗示着诗人对于战争的关注和思考。最后,“壮图旧迹随尘卷”中的“壮图”指的是宏伟的蓝图或者远大的理想,“尘卷”则表示被尘土掩盖或遗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憧憬和期望,但现实却让他失望和无奈。

第七、八句诗中,“秋尽湖边雁不来”中的“秋尽”指的是秋天结束,而“湖边雁不来”则表示没有飞来的大雁。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秋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之情的感慨。他看着湖边的景色,却找不到一只大雁的身影,那种失落感和寂寞感油然而生。这种情景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萧瑟,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接着,“流落方悲去人远”中的“流落”指的是漂泊无定,而“去人远”则表示离乡背井的人越来越远。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担忧。他看着远方的人越来越远,那种孤独和无助感油然而生。这种情景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又传达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九句诗中,“十月之交五夜长”中的“十月之交”指的是秋季的末梢,而“五夜长”则表示夜晚特别漫长。这里的五夜长可能是指月亮的圆缺周期,也可能是指诗人所度过的漫长岁月。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长和寒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最后,“河横斗直天苍凉”中的“河横斗直”指的是北斗七星的位置,而“天苍凉”则表示天空阴沉或者冷清。这句诗描绘了夜空的幽静和寒冷,同时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这种情景既展现了夜空的美丽和宁静,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第十句诗中,“苏门故里斗杓下”,这里的苏门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首都曲阜(今山东曲阜),斗杓则是古代用来指示时间的工具,斗杓指向的方向代表白天或黑夜。这句诗可能是诗人怀念故乡时的一种表达,也可能只是单纯的回忆。同时,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第十一句诗中,“岂无伯仲勤相望”中的“伯仲”指的是兄弟姊妹之间的排行,这里可能是指兄弟姐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支持、关心的渴望。他希望自己能够有兄弟姐妹在身边一起生活、一起奋斗。同时,这句话也传递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第十二句诗中,“君不见剡蓬为矢弧弦桑,男儿落地志四方。”这里的剡蓬指的是地名,而“矢弧弦桑”则是古代男子出征前准备弓箭的场景。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或者对未来的期望。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男子应该胸怀大志、勇敢面对挑战的信念。同时,这句话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男性角色的理解和社会责任感的期待。

第十三句诗中,“履屐无根著家巷,道梁适楚犹吾乡。”这里的履屐是没有支撑的鞋子,而家巷则是小巷子。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无依无靠、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和不舍之情。虽然他现在身处异乡,但他的心仍然牵挂着家乡的土地和亲人。

第十四句诗中,“鸲鹆不逾济,橘渡淮为枳。”这里的鸲鹆(qú yu)指的是喜鹊,而济水是黄河的一部分。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顾或者感慨。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环境变迁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这句话也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无奈和悲哀。最后两句诗中,“吾心况物未应然,随牒官身聊尔耳。”这里的“况物”指的是看待事物的态度或方式,而“官身”则是指官员的身份或职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探索。他认为自己的心态应该像自然界一样顺其自然,而不是过于执着和焦虑。同时,他也提醒自己要珍惜现在的官职和地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它也传达出了一种对于自然、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