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
杖策城东门,旷景引闲步。
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
疏梅忽相值,与我如有素。
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
颇复动诗兴,况乃有酒户。
与君嗅花饮,饮罢为花赋。
揽此冰雪姿,裁作山间句。
更得双南金,何逊似风度。
夷融兴未惬,短景不少驻。
呼僮扶步归,要折花无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首联“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本来麋鹿性情就如此,散漫的病已经很严重了。诗人以麋鹿自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颔联“杖策城东门,旷景引闲步”:拄着拐杖到城东门去散步,广阔的景色引导着悠闲的脚步。
颈联“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太阳刚刚摇晃着江面的倒影,春天已经温暖了沙滩小路。
尾联“疏梅忽相值,与我如有素”:疏淡的梅花突然与我相遇,就像我与它有旧相识似的。
此诗为七言律诗,全篇紧扣一个“野”字,写诗人郊游时所遇之景、所感之情。
译文:
原来麋鹿的本性就是如此,散漫的病已经很严重了。
拄着拐杖到城东门去散步,广阔的景色引导着悠闲的脚步。
太阳刚刚摇晃着江面的倒影,春天已经温暖了沙滩小路。
疏淡的梅花突然与我相遇,就像我与它有旧相识似的。
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
颇复动诗兴,况乃有酒户。
与君嗅花饮,饮罢为花赋。
揽此冰雪姿,裁作山间句。
更得双南金,何逊似风度。
夷融兴未惬,短景不少驻。
呼僮扶步归,要折花无数。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出游途中,偶遇一丛疏梅,因生喜爱,即吟咏不已,最后竟将这丛梅花写成一首诗来歌颂。全诗紧扣一个“野”字,写诗人郊游时所遇之景、所感之情。开头两句,点出野梅的特点:野梅具有麋鹿般的特性:散漫而健旺;散漫而顽劣。这二句是说,野梅生长在野外旷野之中,不受约束,因而散漫不羁而又生命力强盛。“疏散疾已痼”一句表明这种野性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中间四句是写诗人漫步郊野的情景:拄着拐杖,来到城东城门下,放眼远望,只见江面宽阔明亮,波光粼粼,岸边沙地也显得暖洋洋的。这时,诗人不禁想起了那株盛开的梅花。这两句诗中,“江影摇”、“沙路暖”等词都极富画意,生动地再现出了郊野风光的美丽动人。
接下来六句是写诗人在欣赏这株梅花的时候,忽然又想到了自己的病根。梅花虽然美丽动人,但诗人的病根却是难以医治的。因此,他不免感慨万分,心绪纷乱,以致于再也写不出新的诗句来。
尾联两句则写诗人终于克服了内心的苦闷,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他的游兴。于是便叫来了仆人,扶着他慢慢地返回家中去。
这首诗写诗人郊游时偶然遇到的一株梅花,并由此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联想,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喜悦,以及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