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老枝半死,碑断壁底眠。
古屋颜色改,有佛独岿然。
苍首上雨足,坏臂蔓草缠。
野老每再拜,往往报丰年。
孔祠照四方,制度丹雘妍。
朝夕过其下,孰肯为恭虔。
土木兹仅分,吾民信益坚。
佛法入人心,谁与斸其根。
苍苍不可问,用意或者偏。
木蠹罪岂大,付与啄木权。
胡不啄佛徒,使蠹民之天。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古佛的描述,通过对其外貌和状态的观察,表达了对古佛的敬畏和对佛法的理解。

第一句“树老枝半死,碑断壁底眠。”描述了古佛的树身已经老化,树枝部分枯死,而古佛的碑文也已经断裂,仿佛在墙壁下沉睡。这两句描绘了古佛的外貌和状态,让人感受到古佛的威严和神秘。

第二句“古屋颜色改,有佛独岿然。”描绘了古屋的颜色已经改变,而只有古佛依然屹立不动。这两句表达了古佛的坚韧和不屈,即使面对环境的变化,他依然保持自己的信仰和尊严。

第三句“苍首上雨足,坏臂蔓草缠。”描述了古佛的头部被雨水打湿,手臂被蔓草缠绕。这两句描绘了古佛的状态,让人感受到古佛的无助和困苦。

第四句“野老每再拜,往往报丰年。”描绘了村民们每年春天都会向古佛祷告,祈求丰收。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古佛的敬仰和感激,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描绘了古佛的外貌和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古佛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佛的敬畏和对佛法的理解。诗人通过对古佛的观察,发现了古佛的坚韧、不屈和慈悲,这些品质让他感到震撼和敬畏。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古佛的描述,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认为佛法可以深入人心,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