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醉三竿日,题诗一研埃。
张罗门带雪,投辖井生苔。
待得成丘陇,谁能把酒杯。
常应黄菊畔,怅望白衣来。
注释:
扶醉三竿日,题诗一研埃。
扶醉:扶着醉酒的身躯;三竿:指太阳;题诗:题写诗句;一研埃:一点尘埃。
张罗门带雪,投辖井生苔。
张罗门:指城门上的弓弩网;投辖井:指井口有铁环可以扣住的辘轳井;生苔:长出青苔。
待得成丘陇,谁能把酒杯。
待得:等到;丘陇:坟墓;谁能:谁又能;把酒杯:把酒杯举起来。
常应黄菊畔,怅望白衣来。
常应:应当;黄菊:黄色的菊花;白衣:指穿着白衣的人,这里指僧人;怅望:怅然望着。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人在酒醉后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饮酒作乐为线索,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叹。
首联“扶醉三竿日,题诗一研埃。”描绘了一幅饮酒作乐的场景。诗人在醉酒中挥笔写下了诗句,而这些诗句却如尘埃般微不足道。这里的“扶醉”和“题诗”都暗示了酒后的狂放不羁,而“一研埃”则表明这些诗歌只是微不足道的尘埃,无法改变现实。
第二联“张罗门带雪,投辖井生苔。”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的细节。张罗门上挂着弓箭,象征着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而门前积雪覆盖,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井口有铁环可以扣住辘轳,但却没有人使用它,这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志向被社会所埋没。井中生长着青苔,意味着岁月已经流逝,而诗人的梦想却始终无法实现。
第三联“待得成丘陇,谁能把酒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他们期待着自己的理想成为现实,但是最终却只能化为尘土。这里的“丘陇”是指坟墓,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谁能把酒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尾联“常应黄菊畔,怅望白衣来。”则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诗人常常站在黄菊旁边,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因为他知道那些曾经与他一起饮酒作乐的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里的“黄菊”象征着秋天的凋零,而“白衣”则代表了那些曾经陪伴在他身边的朋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五绝以饮酒作乐为线索,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人生感悟。诗人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表达了对生活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