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堂堂,如山如河。
其爱之也,引之上西掖銮坡。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
槁项黄馘,触时干戈。
其恶之也,投之于鲲鲸之波。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
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
至于临大节而不可夺,则与天地相终始。

【注释】

岌岌堂堂:形容人高大挺拔的样子。

如山如河:像山一样高,像河水一样深。

其爱之也:他们喜爱他。

引之上西掖銮坡:把他引荐到朝廷的中枢机构中。

是亦一东坡:这也是一个苏轼。

非亦一东坡:不是,这也不是苏轼。

槁项黄馘:形容头发稀疏,面颊消瘦。

干戈:古代兵器,这里比喻战争。

投之于鲲鲸之波:把他抛进大江大海。

是亦一东坡:这也是一个苏轼。

非亦一东坡:不是,这也不是苏轼。

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估计苏轼在天下的地位,就像仓库中的一粒米那么微小。

至于临大节而不可夺:到了有重大节操的时候,就决不可动摇。

则与天地相终始:那就能和天地一样永存不灭了。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文坛巨擘欧阳修所作的赞颂。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欧阳修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岌岌堂堂”,形容人高大挺拔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了欧阳修威严而又庄重的形象。第二句“如山如河”,进一步强调了欧阳修的博大精深、气度非凡。接下来的两句分别用“引”和“投”两个动词,展现了欧阳修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表现,既有引人入胜的能力,又有舍弃他人的决断力。

最后两句“计东坡之在天下,如太仓之一稊米”,是对欧阳修在文学上地位的高度肯定。而“至于临大节而不可夺,则与天地相终始”,则是对其人格的高度评价。整首诗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欧阳修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欧阳修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