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鲁直似不似,似与不似,是何等语。
前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胜纪。
后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胜纪。
此一时也,则鲁直而已矣。
一以我为牛,予因以渡河而彻源底。
一以我为马,予因以日千里计。
鲁直之在万化,何翅太仓之一稊米。
吏能不如赵张三王,文章不如司马班扬。
颀颀以富贵酖毒,而酖毒不能入其城府。
投之以世故豺虎,而豺虎无所措其爪角。
则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这首诗是苏轼自赞之作。“或问鲁直似不似,似与不似,是何等语。”这是说有人质疑苏轼是不是像杜甫那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而自己是否又像陶渊明那样有高洁的人格品质。

“前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胜纪。”这句话表明了苏轼的才华横溢,他的作品数量之多,可以和历史上的众多名家相比肩。苏轼曾说自己“文章冠天下”,可见其文才之高。

“后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胜纪。”这句话则表达了对苏轼作品的赞美之情,他的作品数量之多,可以与历史上的诸多大家相媲美。

“此一时也,则鲁直而已矣。”这是说在这个时代,苏轼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他的作品数量之多,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众多名家,成为了一代文豪。

“一以我为牛,予因以渡河而彻源底。”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一种自信,他认为自己是一头牛,但他却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过河到达源头。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一以我为马,予因以日千里计。”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一种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马一样奔腾向前,不断超越自己。这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鲁直之在万化,何翅太仓之一稊米。”这句话则是对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的一种肯定。苏轼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诗词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已经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瑰宝。

“吏能不如赵张三王,文章不如司马班扬。”这句话则是在比较苏轼和历史上的一些文人墨客。苏轼在吏治和政治方面的能力并不逊色于赵、张、三王这些古代的名臣贤士,而在文学创作上,他的成就更是超过了司马光、班固、扬雄等古代的文学大家。

“颀颀以富贵酖毒,而酖毒不能入其城府。”这句话是在批评那些追求富贵的人。这些人虽然拥有财富和地位,但内心却空虚无物,他们的生活如同沉醉于毒药之中,无法自拔。

“投之以世故豺虎,而豺虎无所措其爪角。”这句话则是在讽刺那些善于玩弄权术的人。这些人就像豺虎一样凶猛,但却没有真正的实力和勇气去面对它们。

有一日之长。”最后一句则是对苏轼的赞美之情的体现。苏轼在文学创作、吏治政治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因此我们可以称他为一代文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